阎应元等人纷纷跪地接旨,心中半点头绪也无。宣旨官高声宣读,才知道是要召辅国公入朝面圣。
等到宣旨完毕,一脸严肃的内官才收起那张司马脸,笑呵呵地说道:“陛下此番召国公等人入京,颇为紧急,国公如果没有要事交待,这就启程吧?”
阎应元闻言一愣,问道:“难道还有他人一同被诏?”
内官笑道:“好叫国公爷得知,除了国公之外,还有蜀国公杨展、九江侯堵胤锡、湘西侯夏完淳、江浙总督钱肃乐、湖广布政使袁继咸,都有旨意入京。国公这里路途最远,咱家来时,恐怕其他大人都已经到了金陵了。”
阎应元一听,就知道是有大事发生,被召集的这些人都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各自负责一个大的军区。
看来陛下此次要对军队有大动作了,阎应元心中十分急切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事,便匆匆吩咐几句,就带着亲兵南下入京。
侯玄演刚刚透漏了一点裁军的消息,就得到了整个朝廷的欢呼赞叹,华朝内无忧患,外无强敌,维持着百万军士,花费何止亿万,朝中早就有些微词。
率先进京的夏完淳第一个上表赞同,他是长年累月在军中的,深知现在的精兵强军的战略是何其英明。
尽管有不少武将找到他的头上,为了前程着想,武人们都不希望裁军。夏完淳是军中宿将,又是陛下近臣,彼此关系亲密,将领们都想让他劝一下皇帝。
谁知道夏完淳竟然第一个上表支持裁军,一时间军中非议不断,夏完淳干脆闭门谢客。
夏完淳在苏州,来的最快,令侯玄演颇感诧异的是第二个到来的竟然是蜀国公杨展。
杨展是侯玄演一手提拔的蜀中柱石,独镇巴蜀这么多年,立下的功劳都快可以封王了。
他在蜀中的人望之高,恐怕比皇帝侯玄演还要强上几分,这也是杨展一直以来的心病。尤其是那次他率兵长驱直入,却被灵药一句话,将光复北京的功劳拱手让给火字营。
当年皇帝登基,他就表示要留在金陵,把权力交出来,侯玄演考虑到川蜀的特殊性,也就没有同意。
此次进京之后,杨展大修金陵的宅邸,一副要在此安家长居的模样,更是让武人们摇头叹气。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等待着阎应元,这已经是武将们最后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