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拿过来看了一下,见上面都是今日村子所说,她心中了然。京城炭火一直都是急缺的,尤其是冬日用炭量大,上等银霜碳一直供不应求。今日在这里,一个普通甚至是贫穷的百姓家中,居然见到了上等银霜碳,想必对他的冲击不小。

大阿哥回过神,见伊青禾准备给他研磨,他伸手制止,“走了一天,你也累了,赶紧去休息吧。我很快就写好了,马上就去睡。”伊青禾无意中的一句话给他很好的思路,出了京城大阿哥晚上住宿的时候都会把这天或者这几日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大部分时候他写的是民俗风情或者当地人对朝堂、地方官员的看法,极少数的时候他会写写这个地方特有的东西,就好比现在,他就写到‘村长说这里煤炭资源丰富,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开采煤炭用以赚取费用。今日住宿的几家百姓做饭用的亦是银霜碳。不过,村长的话是否属实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假如是真的,建议派人前来开采或者组建商队过来与之交换’。

老九喜欢经商,讨价还价很有一套,明明是他占便宜,每次到最后对方都是感恩戴德,好似占了他很大便宜一样。他就想,到时候能不能说服汗阿玛把小九派来与之交易。

今日的风格外大,连村长都说几年不曾见过,尽管屋里有火盆,大阿哥还是去拿了一件披风给伊青禾披上。“瞧你手冷的,咱们带的银子多,等到了地方多买些炭火。”

在京城上好的银霜碳能卖到四五两一吨,次一等的只要跟银霜碳沾边就没有下过一两银子。以贝子府为例,他们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冬日所需银霜碳就有五吨左右。贝子府里里外外那么多仆人,加在一起每年所需能达两千两白银。

而在这里上好的银霜碳只需要一两银子,若是买的多甚至还可以再便宜。这前后差价实在太大,就算贝子府全员都用上等银霜碳,一千两银子也足够了。

在京城不觉得,来到这里,大阿哥财大气粗起来。福晋怕冷,到时候他点上五六个火盆烧暖暖呼呼。

“其实我有一个设想,你说咱们能不能研究出一种取暖的工具。嗯,比如用铁或者其他金属做成盛水的容器和炉子。”这个设想其实就是‘古代’的取暖炉。在星际发达的地方肯定不需要这种古老的东西,也就是伊青禾出身的星球不好,像她这样的孤儿小时候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取暖。

炉子怎么制造的她当然不懂,她只能绞尽脑汁把自己见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魏大人他们都是见多识广,她想,只要他们肯钻研,肯定能研究出来。

“我觉得若是能把这个东西制造出来,就算是冬天,咱们也能当成春日来过。”以前不觉得那种日子有多好,如今她竟然开始羡慕起星际的生活来。

把伊青禾说的记录下来,等墨迹干了,大阿哥起身拿出一个盒子。这个盒子里放着他所写的全部东西,拿出里面较薄的信封,把手里的纸张装了进去。他调侃:“福晋你还真会给我找事做,治理河砂、打水井、开煤矿、如今又多了个取暖炉。嗯,虽然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功,但不得不说你这个名字取得好。”能取暖的炉子,可不就叫取暖炉么。

嘴里虽然抱怨着,他还是郑重的把信封放好。这个信封里面放着的就是他说的那些,日后准备要做的事情。

帮着他收拾东西,伊青禾‘据理力争’,“这怎么能叫找事呢,若真能做成了,这可是能载入史册的好事情。”南方先不说了,像盛京常年阴冷,夏天格外短暂,作物就不说了,人出去上个茅房都能被冻成冰棍。若是有了这个取暖炉,最起码他们能在屋里走动走动,不用把自己所在炕上。

伸手弹了弹手里的纸张,他笑道:“能不能载入史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老魏又要痛并快乐着了。”伊青禾经常语出惊人,有好几次魏大人都从她的话语中寻找到灵感。像之前大阿哥信封里记载的那些,魏大人也都有记下来。有些他觉得自己能做,有些他打算带去京城交给同僚。

自己能做的他当然高兴,自己做不出来的他是抓心挠肺,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盯着伊青禾,就指望着能从她嘴里在露点什么。

极端的天气也只有这一天,好在他们有长乐,提前做了准备,倒也没什么损失。接下来的路,大家都有了心理准备,倒也能适应。

一路上走走停停,总算是赶在最冷之前到达目的地。

魏大人是个工作狂,分配好住处他只休息了两日就带着人去勘探地形去了。此时天气寒冷,河面结了冰,但依旧挡不住他们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