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青”是古肃慎图腾,有“万鹰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选中的子民”等含义,这里的神指的是肃慎文化的最高神天神之母阿布卡赫赫。

在通古斯语(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达斡尔语等中,海东青的发音雄库鲁、宋昆罗,肃慎、女真、诸申、诸神、朱理真,都是满语,这些都是同一个词不同汉译和转译。

可以说海东青就是肃慎(满洲)民族的族名。

海东青不单纯是一种真正存在的物种,类似于汉民族的凤凰图腾崇拜。

在满族的历史上,海东青是神鸟。

海东青中以纯白的”玉爪”为上品,另有秋黄、波黄、三年龙等名目。到了清代,如果一个刑徒捕捉到一只海东青并进献给朝廷,则可免一切死罪,可见其何等珍贵。骄奢的末代辽统治者天祚帝年年派出银牌使官向女真族索要海东青,且“每至其国,必欲荐枕者。其国内轮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室女待之后,使者络绎,恃大国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者”。

此举激起了当时女真人的怨愤,在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集女真诸部兵,擒辽障鹰官”。

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评价道:“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

可见,一只鹰虽微不足道,却关系到辽金的兴亡。

满族人以鹰用于狩猎,统治者则以鹰捕鹅雁,作为享乐消遣的手段。海东青的捕捉和驯服很不容易,民间常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说法。

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用捕鹰网捕获后,要拜谢“鹰神”格格的恩赐。

带回家放在熬鹰房将鹰上架,加上“脚绊”,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磨掉野性,叫“熬鹰”。再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这时鹰就能听人的吆喝来到猎者的手臂上。

最后通过对鹰的“勒膘”,把肠油刮出,使鹰饥饿,但肌肉强健,便于捕获猎物。驯好的鹰就可以到山野之中“放鹰”了。架鹰者站在高处观望,让人用棒敲打树丛将野物轰出,俗称“赶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