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盐商以扬州盐商最为闻名,扬州的盐商主要有晋商、陕商、徽商,其中一半左右是徽商。
这些商人获利非凡,但是又怕朝廷追查,所以每次朝廷任命的官员过来,他们就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将人拉拢下水。
或是送美女,或是贿赂金银,各种办法,层出不穷。
十四阿哥觉得上辈子他看电视的那点套路,都不够人家盐商玩的!
然后康熙还给他讲了个商籍之争的故事:
明朝末年扬州有名的“商籍之争”,实际上是山陕商人与徽商之间商场积怨的一次大爆发。
淮安、扬州二府的山陕商人因是外省入户定居而获朝廷特批拥有“商籍”其子弟可入读淮扬二府的学校,每年还有7个不用回原籍参加科举考试的名额。而徽商的家乡徽州与淮扬同属南直隶省,按规定,其子弟不得在当地上学。明崇祯五年,经徽商联名上书,请求凡盐商子弟均可就地入学,获得皇帝批准。
但这无形中损害了原有学籍的山陕商人的利益,恰好时任扬州知府又是山西人,支持同乡的抗议,此政策遂缓行。
直到前不久,经徽商多方运作,又因为改朝换代了,他们又起了心思,而康熙又有心动一动南方的局面,才特许在扬州“商籍”下增加七个名额,让徽商子弟就地参加科举考试。
“商籍之争”,历经明清两朝,前后达数十年之久,山陕商人先胜后败,徽商终偿所愿。
而康熙也因此,才能让朝廷在盐务这里,掌握住半壁江山,不让盐商牵着鼻子走。
可就算是如此,盐务这一块,也是个大问题。
轻易不敢动,一旦动了,盐商们就会闹事,停了贩卖盐的商铺,不收那些盐农们的盐等等,而且他们各个都“富可敌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