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将领想的是如何应付眼前局面。
只有名将的目光,能超脱眼前的凶险,看到许久的未来。
早早预留伏笔。
是为庙算。
裴行俭知道大食人要来。
裴行俭也知道以安西大都护的实力,不足以应付十几二十万敌军。
他更知道,有种种方法可以拖延,和迟滞大食人对四镇的用兵。
但那些战术,在这种层次的较量中,都无法改变整个战争的攻守态势,相反,唐军的战术会激起大食军相应的变化。
种种变化,又会令战场变得更加模糊难测。
只有裴行俭以安西大都护,舍身做饵,只有他的身份,与大唐安西大都护府这些东西,才能牢牢吸引住大食人的主力。
唐军以不变应万变。
大食人也会相应舍下各种应变。
剩下的唯一选择,便是集中兵力,猛攻安西大都护府。
因为只要大都护府存在。
大唐在西域的影响力,无形的号召力,便始终在。
作为异教的大食人,必然极看中这种号召力,要从意识形态上,将大都护府和裴行俭抹除。
另外还有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