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乃是李博。
他与苏大为名为下属,实为家臣。
不光李客拜苏大为为师,李博全家也一直住在苏大为家的宅子里,交情自然分外不同。
苏大为沉默了一下,方才开口道:“这首诗不是我作的,是一位叫王昌龄的诗人。”
“王昌龄?”
李博微褐的眼睛微微一眯,心中却暗道:能作出此等诗来的,必有军旅经历,而且名气不会小,怎么从未听过此人。
他随即又想到:此必是总管假借托名。
实际上跟着苏大为这么久,经常能从苏大为的嘴里听到一些惊奇的话语。
有时是脑洞,想法天马行空。
有时,却是一两句诗,虽不全,却都是能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唯一令李博奇怪的是,这些诗的风格和心境截然不同,如果是同一个人写的,那可就太厉害了。
可要说不是苏大为作的,却也未曾在别处听过这些诗句。
李博本人饱览群经,见识不凡,几番推敲后,便认定是苏大为借故托词,想要藏拙。
“锥立囊中,其利自现,总管的才华,掩藏不住的。”
他心中暗暗想着。
至于苏大为为何明明有诗才,却要故意说成是别人所作,原因他却想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