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理解李治了。
从大唐的地图来说,关中乃形胜之地,除了函谷关外,左右和后方都被延绵的群山包裹着。
关中乃是群山中的平原之地,沃野千里,粮食产量丰盛,此乃帝王之资。
有足够的粮食,就能养活足够多的人口,就能形成强力的国家。
所以在潜意识上,有群山包围,都被认为是安全的,自然防御体。
相比隔着群山的吐蕃,倒是辽东过来无险可守。
中原地势,北高南低。
如果高句丽纵马打过来,一样拥有地形之利。
而且没有群山阻隔,看上去更加凶险。
辽东之地,能农耕,也能养马,历来这种地形下出的政权,兼具农耕文明的城邦文化,和游牧文明的侵略性,是中原王朝最为警惕的敌人。
苏大为于是闭嘴不再劝了。
李治的话里,透出心意已决。
他必然是要对辽东用兵,这一点无可更改。
至于吐蕃,那非眼下之患,李治现在没心情管,也没放在眼里。
苏大为对此只能苦笑。
观唐朝两百八十余年,吐蕃与大唐的争斗,几乎一直伴随到王朝末年。
比起马上要蹬腿的高句丽,吐蕃才是大唐的一生之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