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或许会认为,只有强者才会出击,弱者只能自守。
此为一处疑点。
另外,明明蜀国山道难行,距离陇西三郡更远,而且粮食转运困难。
结果蜀国诸葛亮没有选更近的斜谷和陈仓,而是率兵长途奔袭三郡。
陇西三郡距离魏国长安,快马十日可达,蜀军翻山跃岭去陇西要多久?
强行军也得二十来天吧。
这又是一处违反常识的行为。
此外,战争开始时,蜀国是攻,魏国是守。
可结果蜀国攻入陇西三郡后,局面又变成了蜀国要守街亭,守三郡,成为守方。
原本作为防守一方的曹魏,却变成主动出击,成为攻方。
攻守之势易形了。
这两者之间的强弱、攻守,是动态的,是变化的,仔细揣摩的话,会得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
苏大为忍不住自言自语道:“反者道之动。”
这是《道德经》里的第四十章。
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意思是说,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