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江州遐想

第1180章 江州遐想

王贞英晋封王谧当琅琊王,这样的操作,老实说,自从旨意颁布,司马家的人就完全想不通。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王贞英联合王恭,把持朝政,对于司马家的人来说,可能还更容易理解一些。

然而,王贞英既没有扶持自家大哥,也没有自己把持朝政,而是把一干麻烦事全都扔给了王谧!

这个美男子!

以往看起来和太后几乎是毫无关系,并无任何密切举动的那个异军突起的北府主将!

王谧的起势实在是太过迅速,以至于,很多不在建康城做官的大臣还都没有缓过神来,北府这样一支重要的军队就已经全都掌握在了王谧的手中。

为什么王贞英会和王谧搅合到了一起?

该不会是早就有奸情吧!

一个是风韵犹存的年轻太后,一个呢,是风靡建康城的翩翩贵公子,这样迅速的,又紧密的联合到一起,甚至越过了亲情,把王恭都甩到了一边。

在人们贫瘠而又复杂的想象力当中,自然会认为这一对年轻男女是有私情的。

要不是有私情,王贞英为什么要甩掉自己的亲哥哥,反而支持权臣王谧?

虽然猛然间看起来,确实是王谧更加有实力,更能给王贞英撑腰,但是,王恭毕竟是她的亲大哥,并且在司马曜还活着的时候,就是位高权重之人了。

放着这样合适的人选不去合作,反而依靠王谧,这是能够用常理解释的吗?

这当然不能!

于是乎,最能够解释的,就是男女私情这一块了!

也就是说,当王谧把这一队士兵调配给何无忌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决定,这些人就算是幸存下来,也只能继续留在建康,不会追随北伐的脚步了。

能回家,在这个时刻,对于将士们来说,自然是最好的事。

南朝的这些小朝廷总是很容易被瓦解,那都是因为那些搞事的,都是真正跨马扬鞭,在战场上冲杀过的大将军。

毕竟,他们可以先一步踏上回家的路。

灰蒙蒙的雾色掩盖之下,几艘二层楼一般高的大船,正划破雾色,渐渐向着渡口靠拢当中。

但是,他们不照样还是忍了半年多吗?

同时,还有一个重大的倾向是什么呢?

速度慢了许多。

还有比这更加美好的事情吗?

在柿子还没有变软之前,我们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绝对!

纵观整个司马氏家族,以及整个大晋朝的各位大臣们在反叛的时候的各种行为特征,一个很显著的倾向就是,他们都只是逮到机会就一定要试一试。

在实力到位的基础上,那自然是很容易成功的。

真的走了!

可她王贞英找了外姓人,这如何使得?这不就等于是把司马家给出卖了吗?

其中的佼佼者也就可以脱颖而出,登上皇位了,但是,同样的,因为这些分裂的势力,实力总是有限的,根本无法完成一统中原的大业,于是,在无法解决外患的前提下,军事力量便会不断的被消磨,小朝廷的势力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弱。

几次征战,无数的危险,都被他们平稳的度过了,他们是勇士,他们也是幸运儿。

既然是断不了的,那么,各个分裂的小朝廷,必然会出现一种各位大将军拥兵自重的一种情形。

就是这样的心理,在驱使着这些人不停的搞事,但是,他们似乎也并不在乎这样做之后的结果是如何的。

只有他们两个勾搭到一起,才能够合理解释当前王贞英的所有反常举动。

那可如何是好?

这一路上,何无忌是日夜兼程唯恐有失,那心里,脑里,无时无刻不再惦记着建康城的情况。

司马尚之这一伙人,原本就是要憋着坏心思搞事的,之前一直不动手,那都是因为实力还不足,甚至是,他们还忌惮着王谧统领的北府兵的力量。

王贞英如此作为,司马尚之他们如何能够容忍?

大晋是没有哲学著作金瓶梅,要不然,王贞英非得被扣上一顶潘金莲的大帽子。

那个时候,他们就改姓了?还是不是男人了?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