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哭了这么一回,我清醒下来。东宫跟我说这些话,又是为了什么?
此时东宫正色道:“安大人死在西凉暗探的手里,夫人难道不想为安大人报仇?
我瞪着他。“妾身只是一介女子,要怎么报仇?”
“本宫可以帮你。”他面带怜惜地握住我的手。“确切地说,我们可以合作。”
“合作?”我疑惑。他究竟想说什么?合作说服婆婆交出秘部么?
“有些事,也是该摊开来说的时候了。”夏之渊盯着我的眼,明眸灼灼。“关于安大人苦心隐藏了许久的,关于夫人的秘密。”
关于——我的,秘密?
“不错。”他望着我手中那方染了血的丝帕。“关于这朵遥花的秘密。”
五十二章 遥花之秘
南瑞国有二公主,三公主,四皇子和五公主,却独独没有大皇子或是大公主。这其中,有个不多为人所知的缘故。
南瑞国的上任天子宣帝,是一位女皇。这位女皇在南瑞的传言中颇为宽仁,甚至宽仁到了有些软弱的地步。反倒是她的帝后,不仅有文韬武略,更有高明手腕,深沉心计。这位女皇对帝后宠爱至极,在政事上诸多依赖不说,甚至不顾老臣劝谏,坚持不肯纳别的皇夫,后宫之内,唯有帝后一人。
然而女帝深情错付,祸根早埋。这位帝后野心勃勃,一直在暗中谋划,试图逼宫夺位。宣帝怀着第一个孩子时,帝后趁机发难,联合几名权臣起事,将宣帝秘密软禁在皇宫内,逼她下诏退位。
宣帝软弱了小半辈子,逢此大创,反而激起了她骨子里南瑞女子天生的倔强坚韧。表面上她曲意逢迎,表示愿意下诏让位,实际上她却趁帝后不备,在几位忠心耿耿的宫人的帮助下逃出了皇宫,往南瑞国西北的闻泽邑而去,寻求她的嫡亲弟弟岳王的帮助。
哪知帝后早已料到她的打算,派人在通往闻泽邑的必经之路上拦截。宣帝无法,只好与几名宫人分成两路。两名宫人乔装先去了闻泽邑通风报信,而宣帝跟另两名贴身嬷嬷则改道往北,一直逃到了南瑞与杞国交界处的一处小城。
遭逢剧变,一路躲避追杀风尘仆仆,宣帝已身心俱疲,偏偏在此时她又面临了生产之痛。结果可想而知——宣帝难产而死。
等到帝后亲自追来时,见到的只是宣帝早已冷去的尸首。就这么一尸两命,妻离子亡,也不知这位野心勃勃的帝后当时究竟是何心情。
而身在闻泽邑的岳王收到宫人带来的消息后,立刻起兵向都城攻去,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将帝后的一干党羽擒获,而帝后,在岳王赶来的当夜自尽而亡。宣帝和帝后没有留下孩儿,岳王是女帝的亲弟弟,也是嫡脉,就这么在众臣的拥戴下接任了皇位,也就是当今的南瑞泓帝。
我撑着下巴,一面唏嘘一面喝茶。宣帝的确挺可怜,但东宫比我爹还会跑题,明明要说关于我的秘密,居然扯到了南瑞前女帝的这段往事。难不成他接下去要说其实宣帝没死,碰巧还就是我娘亲?
“说了那么多,想必夫人已有些觉悟。”夏之渊朝我微微一笑。“夫人正是宣帝的女儿。”
我毫不留情地将嘴里的一口茶喷向夏之渊。
夏之渊僵着脸,眉梢下巴上挂着水珠,脸颊边还有两片翠绿的茶叶。然而我此刻无心欣赏他额头的青筋微微颤抖的美妙景象,满心里只觉得荒唐。
他朝远离我的地方坐了坐,往怀里掏手帕,大概又突然想到那手帕之前已经借给我擦眼泪,索性抬起袖子狠狠地在脸上擦了几把。“看来安大人果然瞒得一丝不漏,连夫人自己也没有丝毫察觉。”
我想着娘亲那个彪悍样儿,不可思议道:“我娘那样的也能做女帝?”南瑞可真是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好地方……
夏之渊愕然,随即脸色发青道:“夫人误会了。宣帝当年已经难产而死,并不是令堂。”
“等等。”我回过神来。“你的意思是说,我不是我娘的女儿?”
“不错。”夏之渊擦了擦额头上不知何时冒出的汗滴,如释重负状。“宣帝的确是难产而死,但她却生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夫人。”
哀莫大于心死。宣帝临死之时想必对帝后已充满了绝望和痛恨,嘱托忠心耿耿的两位嬷嬷,绝不能让女儿落到帝后的手上。按照宣帝的遗愿,其中一位嬷嬷带着新出生的公主逃出了南瑞,来到了大杞国边境处一个长满了遥花的小镇上。而另一位嬷嬷则留在了已经死去的宣帝身旁,在帝后追到时,宣称女帝和腹中孩儿均已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