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金丝帐+番外 醉酒微酣 878 字 11个月前

他伸手想像从前那样摸摸小男童的头,或者是拍拍这小子的肩头,可还没等触碰到便落了下去。

二十年来,两人亦师亦徒,亦父亦子,亦敌亦友。

拓跋泰覆掌过去,抚拢他睁着的双眼,动了动唇:“义父。”

也许江肃此生最大的遗憾,便是拓跋泰不是他真正的儿子。

开明二年六月,太傅江肃谋反未遂,畏罪自尽。江氏抄家,与案同谋者尽数斩首,其余成年男丁判流刑,许以铜赎,女眷则贬为庶民,是为自由身,不拘去往,可携子女投奔娘家。淑妃也在其中,贬为庶人之后送回了江家,与其母一同投靠舅父。至于韦清眉,念在其身怀六甲的份上,不仅保留了她世子妃的头衔,甚至日后诞下麟儿也可承袭江恒爵位。这是拓跋泰早就答允过的,自然不会反悔。

较之以往动不动就夷三族的谋反案,拓跋泰这次可谓高举轻放,格外开恩。

下了大半个月的雨终于停了。

拓跋泰的生辰也快到了。

从前元启把自己的诞辰定为“千秋节”,取千秋万代之意,每逢此日都会在花萼楼大设豪宴,王公大臣皆要来此为其献礼贺寿,广聚奇珍异宝。元启甚至还下令千秋节天下诸州休假三日,与国同庆。

有了这样的先例,几日前就有臣子上奏请旨,想把今上生辰这日定为“天长节”,取天长地久之意。天长地久压过千秋万代,是想奉承拓跋泰处处都胜过元启,一通马屁心思。

谁知拓跋泰不仅当即驳回这项奏请,甚至还斥责上书的大臣“劳民伤财”。

一时间朝中诸臣都拿不准天子寿诞到底是贺还是不贺?送不送礼?

不管旁人如何,长安殿这里却是早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