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状元,恐怕就抵他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苦功,却是不得不争。
黄尚心知肚明,他的学识有,但读书天赋再高,若论才华,跟苏轼还是比不了的。
就连苏轼这样的大佬,都因为可笑的原因,与状元擦肩而过,他想要确保无误,唯有准备得更加充分。
好在现在距离那群星荟萃的一科,其实也就过了两轮。
一般来说,大爆发后都免不了疲软,如今就是疲软期。
种师道看出黄尚的野望,微笑着道:“晟仲可知钱塘沈存中?”
黄尚想了想,微微点头。
倒是忘了,还有这么一位同科。
沈括,字存中。
博学善文,千古留名,宋朝大科学家,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水利,乃至医药、音乐、书画上都有建树,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不过记得后世对他的评价,是人品低劣,钻营之辈,见风使舵,王安石就极不待见沈括。
黄尚回忆起这些,对于沈括就不太在意了。
学问和人品无关,也不是因为历史上沈括就不是状元,而是一个人分心得太多,难免顾此失彼。
考试不是仅仅展现自己的学问,还有许多诀窍,沈括显然不会关注那些,所以不是状元的竞争对手。
游师雄也说出了几个名字,其中就有历史上的这一科状元,许将。
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名气,却很厉害,二十七岁就中了状元,文武双全,后来做到了宰相。
黄尚不认识许将,但将这些人的名字一一记下,准备加以研究,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