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页

真正的关键性技术,其实是自适应神经操作系统。

自适应神经操作系统,包含了微型电脑、神经信号搜集和反馈、分析,以及自动调整神经信号和肢体动作。

这一套系统的存在,保证每一个人都可以相对完美的操作仿生肢体。

病房中的赵石攀、杜子腾,都安装了仿生肢体,由于处于临床测试期间,仿生肢体并没有披上仿生皮肤,可以观察到裸露的白色壳体,以及一部分银灰色的机械关节。

俩人都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动作。

赵石攀用左手拿起一个训练用品,这些训练用品,都是日常中常见的筷子、杯子,或者电脑键盘之类,甚至还有测试用的触摸屏。

仿生肢体的手指,是可以操作触摸屏的。

而杜子腾则在走路。

一开始,俩人都非常不适应,仿生肢体操作起来,一点都不灵活,甚至有人工智障的感觉。

但随着时间推移,不到三天时间里面,俩人操作仿生肢体的动作,越发的灵活,也越发的自然。

如果此时给他们的仿生肢体,披上仿生皮肤,从外表上,甚至无法区分自然肢体和仿生肢体的差异。

12名志愿者的临床测试,都符合神农集团的测试预期。

负责该项目的核心研究员步月渔,带着几个助手,对于12名志愿者的身体,以及他们身上的仿生肢体,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来到306房。

一名助手推着手推车,手推车有一台专门的数据读取设备,赵石攀坐在病床上,助手打开手臂上的一个微型接口,用一条特制的数据线接入,开始读取仿生肢体微电脑中的数据。

“老赵,现在感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