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页

纳米机器人的控制方式,有很多种类型,包括温度、光波、电磁波、声波,都可以用于控制。

而方同风团队研发的通用纳米机器人,其内在的控制方式,是电磁波中的中长波,但可以通过加载外挂分子,实现其他方式的控制。

这种多元化的控制方式,有利于该纳米机器人在不同环境的应用。

而且这个技术,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之前国内的各个研究所,研究了不在少数的纳米机器人,这些项目中,成功的寥寥无几。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项目都是没有用的,一部分项目已经做出了半成品,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控制方式,不得不搁置下来。

n8—si4分子并不是方同风团队独创的,而是哈工大材料研究所研发的半成品,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控制方式,才没有被投入使用。

而方同风团队是直接拿来当外挂分子,让n8—si4分子获得了控制方式。

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

黄修远看完岭南材料研究所的汇报,又看了看通用型纳米机器人的详细论文,内心浮现出一丝难得的欣慰。

近期视察了一系列研究机构的陆学东,此时也在一旁,同样在浏览着岭南材料研究所的成果。

他露出一丝笑容:“了不起的成果。”

“我们刚好有空,一起过去看看吧!”

“可以。”

黄修远对于岭南材料研究所的成果,有一种别样的情绪,这两年来,他减少了自己在科研项目的直接指导和干预,改抓学术机构、科研机构的制度和管理。

显然他是为了避免过度拔苗助长,让大中华的学界养成依赖他的坏习惯,而是要有自己的精神。

纳米机器人在二十一世纪的三十年代,就开始日渐成熟,要不是四十年代的生化危机,严重杀伤了人类的有生力量,导致学界出现大倒退,纳米机器人技术不会等到五十年代末,才大规模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