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月球飞船要返回蓝星,燃料必须精打细算,返回近地轨道的最大载荷,减去飞船本身的各个系统,可以额外带回近地轨道的重量,大概只有15~32吨左右。
这还是无人运输飞船,如果是有人的飞船,这额外载荷大概只有06~17吨左右。
如果飞船人员超过5人,有效载荷将进一步下降。
显然这不符合航天发展的战略需求,必须让月球飞船,可以承载更大的载荷,返回蓝星近地轨道。
长13就肩负着这个重要任务。
别看这款运载火箭在大气层内,综合性能平平无奇,如果改用近地轨道组装,那它可以1艘飞船顶10艘长11月球飞船。
这种在近地轨道空间站上组装的飞船,是实现快速建设月球基地、月球城市的重要手段。
黄修远也知道项目时间太紧了,可是他也没有办法。
现在诺亚会也非常疯狂,今年以来,对方硬生生发射5枚新土星五号,其中爆炸了2枚,成功了3枚,初步在月球建立了一个24吨左右的小型无人基地,以及5颗月球卫星。
另外还有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波音、蓝色起源等公司,也在nasa庞大资金的刺激下,重新开始重建新空间站——诺亚方舟号空间站。
至于西洲联盟和露西亚,则拿着国际空间站缝缝补补,至于月球方面,他们几年只发射一颗探测卫星。
这种全面的太空竞赛,看得一众小势力目瞪口呆,别说奋起直追了,他们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而蓝星的国际格局,也在这种大浪淘沙的冲击下,逐步形成三大阵营,即中华、美洲联合体(诺亚会)、新西洲联盟(西洲联盟+露西亚)。
至于其他的小虾米,不是三大势力的傀儡,就是缓冲区,或者是博弈区。
全球的热点区域,从亚太地区转移到了环锡兰洋地区,特别是锡兰洋西北地区的波斯湾、红海,更是乱成一锅粥。
三大势力在该地区犬牙交错,陆续爆发了好几次代理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