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着缓冲层的热水管道,也在迅速运行着,将缓冲层的热量,通过水循环,带到蒸汽轮机系统中。
蒸汽轮机开始旋转起来,热能转变成为机械能,机械能又通过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
经过蒸汽轮机的高温水蒸气,温度下降了很多,又经过废热温差发电系统,将热质子携带的热量吸走,其热效率提升到73。
7500兆瓦发电功率的汤谷一号,此时已经满负荷运行起来,每小时可以输出7500兆瓦电能,即每小时750万千瓦时。
这些电能并没有被浪费掉,而是输入配套的碳粉储能工厂,以及未来准备建设的重水提炼工厂。
黄修远看到这个发电量,与设计的额定功率,还高出来一些,达到7513~7524兆瓦。
显然万高峰也注意到这个情况,他解释道:“这是阳电子和负电子湮灭,产生的热能,我们阳电子制造系统,每小时需要消耗35兆瓦的电能。”
“嗯!”黄修远点了点头,其实不用解释,他也知道这一部分能量的来源。
万高峰并没有关注发电量,而是有条不紊的安排研究员,开始检测各个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问题。
之前虽然做过多次模拟实验,也短暂测试过氘丸激光聚焦打靶,但是一个系统,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
果然,随着运行时间一点点过去。
汤谷一号各个子系统的情况,也真实的反应出来。
首先是热质子缓冲层,虽然热质子没有热中子那样可怕,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连续轰击,缓冲层出现严重的氢脆和膨化。
“意料之中的情况,看来必须采用熔盐热交换系统,来取代热交换器和缓冲层。”万高峰一边说,一边将情况记录下来。
黄修远开口问道:“你们打算采用熔盐?”
“是的,熔盐的难题主要是内壁管道的耐腐蚀高温高压,公司已经设计好几套熔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