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页

比赤露西亚的里海怪物还庞大7倍,而且有效载荷达到了2200吨,堪称史上载重最大的飞行器,没有之一。

飞鹏级克服了非常多困难,也应用了非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减少本身重量的同时,又将机体强度提升了一个量级。

而双体设计,加强了稳定性和抗浪能力。

同时飞鹏级还装备了四台斜式爆轰火箭发动机,使用n20高能燃料,在30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就可以贴着海面巡航飞行,飞行高度为5米,速度为400公里每小时。

当输出功率提升到45时,飞行高度为64米左右,速度可以飙升到540公里每小时。

而当输出功率提升到75时,飞行高度迅速爬升到500米,而速度下降为200公里每小时。

当输出功率提升到100时,飞行高度可以提升到3000米,速度再次上升到350公里每小时。

为什么飞鹏级在贴地飞行的时候,可以用比较小的输出功率,实现最高的速度?

这就是地效飞行器的特点,当固定翼飞行器贴近地面飞行的时候,机翼产生的升力,还有机翼与地面产生的气压反作用力,会共同作用在机翼上,从而产生巨大的抬升力。

只要利用好这股合力,就可以让飞行器在贴地飞行的时候,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黄修远结合当前技术,和他记忆中的一些方案,设计了飞鹏级运输船,克服了传统地效飞行器的很多缺点。

传统地效飞行器的缺点,就是无法适应高海况、难以快速转向,这两个问题非常致命。

海面上,由于潮汐力、风力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风急浪高,近海和内海还好一些,而外海的海浪,经常出现四五米高的海浪,甚至有十几米的海浪。

就以国内的南海、东海和黄海为例,全年出现海浪低于2米以下的时间,大约是180~220天左右。

传统地效飞行器只能在海浪低于2米的海况下,才能发挥出最佳速度和最高效率。

而转向能力差,就是因为速度太快,又贴着海面飞行,传统地效飞行器需要通过倾斜机体实现拐弯,很容易导致机翼触碰到海面,引起飞行器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