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

一旁的德意志环保部门负责人托马斯,表面上一脸干笑,暗地里却大骂:华国人不讲武德。

这个会场上,环保激进派赞同华国的“碳中和倡议书”,而保守派则态度模棱两可,双方在现场激烈争吵着。

麦克斯和杜克等人的观点不一样,就是其中一个微小的缩影。

一旁不适合开口的托马斯,立刻转移话题:“哈雷教授,你们看看这个,这是我刚刚在华国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内容。”

哈雷和杜克也借坡下驴,故意无视一旁的麦克斯,将目光集中在托马斯的笔记本电脑上。

[燧人学刊:关于煤层自燃治理的实验报告……]

“这是……”面对页面上,那翻译质量感人的论文内容,哈雷看得脑瓜子疼,吐槽道:“托马斯先生,这是哪个期刊的论文,我要去投诉他们的审稿编辑,这翻译质量简直比机翻还垃圾。”

“呵呵,这个就是机翻的。”托马斯无奈地回道。

“什么?”哈雷教授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是机翻的?不可能吧?国际论文都通用英文的,难道是华国自己的小期刊?”

一旁气呼呼的麦克斯,终于回过神来,直接扭头就走。

就在这时,跟着老师过来混熟脸的爱德华,小声地说道:“哈雷老师,这个燧人学刊只有中文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新学术期刊。”

“爱德华你知道?”哈雷非常意外。

“老师,我的选修专业就是中文,之前浏览过这个期刊的官网。”爱德华随即解释了一下,燧人学刊的一些情况。

和其他追求国际化的国内期刊不一样,燧人学刊只接受中文论文投稿。

如果是2009年刚刚起步的燧人学刊,别说国际学界,就连国内学界都没有将这个菜鸟放在眼里。

但是随着燧人系的壮大,燧人学刊也在跟着发展起来,在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和农业生物上面,燧人学刊成为外界了解燧人系科技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