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第 118 章 收洛阳,奔青州

“影,按沈阶之言去传,令王叡迎战。”

“卯,领一小队分路通知就近的部曲来援。”

“酉,传令马晁统骑兵冲锋,弓箭手在后,务必阻住敌方登岸的速度。拖,能拖一时是一时。”

她一条条快速吩咐,冷静的目光如同风起涟漪的湖水复归平静,水深不可见底。回首对尹真道“我之罪过过后再算,此时你我在一条船上,唯有同舟共济。我带来骑兵一千,步兵三千,堡中有多少能战之士”

尹真面色阴沉不定,严兰生从空隙里抢出一句话“兵贵神速,再狐疑猜忌,贵堡多年太平就真要付之一炬了”

“一万”尹真骂了一声。

他心道见了鬼,这小姑子带来这么多暗兵,他手下探哨硬是探不出踪迹。还有狗的胡子,真敢来好啊,新账老账一起算,就看谁怕谁

他转身请舅父避进去,向下吩咐“放拒马,闭城门,箭楼戍卫准备放箭,上投石机,备足金汁桐油滚石,他妈的给我把家守住了”

说罢,他披甲大步向外,便要领亲随出城击敌。

簪缨劝止“尹堡主乃一宗之主,统率调度皆由公出,不妨在城中镇守。”

“尹家没有孬种。”尹真侧目,“听仔细了,今日之战是我尹氏自己保家,不是龟缩在你们身后求援。咱们的账还没完。”

尹家堡有多少能战之士他的家族经历过两次惨痛背叛,他年复一年征丁训练,要

的就是人人上马皆能战

一时间,数路人马从尹家堡方向齐驰向北,阻击敌军。

簪缨咬住下唇,颊上浮现一点因心绪激荡而起的红晕,不是不怕,带人转出厅堂,登上城头观战。

高处的风吹得她衣袂飘荡,极目眺望,果见黄河之畔黑压压一片,浪滚成浊泥。

然两军尚未相接,忽见西面烟尘大起。

一队玄甲重骑直奔河畔,冲散径先登陆的冀州部。当先那个提枪厮杀之人,是名银盔银甲的年轻小将军,一面杀敌一面高喊

“缨姊莫慌,阿宝来也”

簪缨眼神一亮,振奋地扣掌在城头,来者是檀顺

王叡见到本部骑兵,如虎添翼,与檀顺所率的北府军兵合一处,合力破敌。

正这时,从尹家堡南面又卷来一片蔽空旌旗。

簪缨听见后方喊声震天,还以为何处又有敌来,蹙目转望,却见“龙字旗”赫然竖立。

严兰生熠动着目光合上竹扇,如替这场战局一锤定音。

“豫州乞活军到了。”

当先领队者猴脸猿臂,手持一把斩马刀,正是龙莽留在豫州的副将。其后两骑却是文士模样,一黑须一白头,乃是黄符虎与傅则安。

有这两支突如天降的援军两面夹击,不出一个时辰,便将渡过黄河的冀州军队杀个人仰马翻。

檀顺亲擒北魏主将凉棱大斐,余者望风披靡,俘兵众万余人。

一场本以为是死战的战役,便就如此平息了下去。

城头上,簪缨长舒一口气,始发觉自己的指尖微微在抖。

“娘子”

姜娘低低关怀一声,簪缨摇头,很快下城楼,命打开坞门。

除了留在北面清理战场的战士,檀顺、王叡、傅则安等部尽皆入城尹真在之前的厮杀中一马当先,不顾己身安危向前冲杀,一人便斩下二十几颗敌颅,自己的前胸与腿上也中了数道刀伤,被亲卫抬回城中,已无力辖制这些擅入的兵马。

自然,经过簪缨一众人时,这位堡主的脸色黑沉之极。

簪缨心中对尹家堡确有愧疚,眼下却不是谈这个的良机,命人抚恤伤兵,寻到檀顺问“阿宝,你如何会来”

阔别一年有余,檀顺的个头如竹子拔节,已长得很高,一张娃娃脸也全然长开,少年英俊,再无稚气。

他近前,浑身带着酣战后的热气,把住簪缨双臂先问她“阿姊,你可还好”

两人叙了话,簪缨才知,原来早在月初卫觎兵围洛阳时,他便料到北魏会狗急跳墙,偷袭青州,提早派了檀顺领五千骑驰援。

而龙莽也传信给他豫州的兄弟,让马晁领人护他义妹。

加上簪缨传召傅则安的信件,也同时到达蒙城,这才有了今日两军会师尹家堡的局面。

簪缨初步了解了情况,急于问檀顺“大司马诸事安平否洛阳战况如何”

她的雪肤花貌上落有风尘,却不掩丽质,眸子含蕴水光,紧张关切之色溢于言表。

檀顺望着她神情中细微的变化,顿了顿,嘿笑一声道“我混了个破虏将军,却还不能时时见到大司马的面,领兵来时,前线正拟攻城,我亦不知而今行进到哪一步了。不过阿姊只管放心,有大司马,此战必成”

他从北府军最底层的一个小卒子,一步步磨炼出来,对卫觎已经从最开始的威服,口服,到如今的一万个心服了。

他曾亲眼见过大卫马奋槊冲阵的场面,那样一夫当关的气势,深深让檀顺觉得,大司马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簪缨望向西北方的天空,眸中忧虑之色不减,面上却浮现一缕清毅的微笑。

她当然相信,他会功成。

“报,东城门被破,卫觎率五队骑军冲上青龙大道”

“报,晋军攻势凶猛,金镛城告急”

“报,镇国将军与卫觎对阵重伤,亲卫冒死抢出,安北将军已战亡”

北魏皇宫中,一道道不祥的战报传入拓跋奭耳中。

他坐在洛阳城最尊崇的一把椅子上,听到的却是宫城外不绝于耳的厮杀声。

他的耳边还有屏风内后宫妃嫔的恐惧哭泣声。

拓跋奭闭了闭眼,“柔然的回信呢,西凉呢,卢水呢,都无援兵吗”

负责外交的鸿胪寺卿神色惨然道“陛下,我朝之前与柔然在边境屡生龃龉,此番恐怕等不来援手了。至于那西凉女帝,公然下诏要招晋国大司马为皇夫,与他共坐江山陛下,目下已是危急存亡之际,宜速决断了”

之前司徒王丘提议朝廷弃洛阳而撤守长安,被拓跋奭否决,在他心底,总觉得他的大魏国还有一战之力。

可到了此时,拓跋奭终于不得不下定决心。

他唤内侍将太子带来。

不多时,一个身量不足的少年被带到拓跋奭身边。

拓跋奭抚摸太子发心,指定司徒、太傅等几位辅命大臣,又拨一队禁军,命他们务必将太子平安送到长安

“父皇,儿臣不走”年少的北魏太子知道宫外发生了什么,眼含热泪,“我要与父皇一同留下”

“傻孩子。”拓跋奭直至此时,脸上亦无畏惧之色,洒然笑道,“父皇留下,是鲜卑族的魂。你退守长安留住复兴之望,是鲜卑族的根。趁着前头还能抵挡一时,速行”

众臣拭泪,拜别魏帝。

待太子含泪一步三回头地被太傅抱出大殿后,拓跋奭换上甲衣,召集宫中剩余的全部禁军与宿卫。

他拔出七宝剑,目中透出鹰隼般的锐光,声音雄浑道“未到终局,鹿死谁手岂有定论。今日是十五,只待多撑一天,撑到明日,那卫氏子每月十六必犯寒症,集中兵力先擒此人,枭首传军,敌军士气必溃”

洛阳城中,才是白日。

明亮的金乌却被火光战旗所蔽,长道上积染着尸体与鲜血。

北魏百年来雄踞关中的资本,无非是脱胎于草原游牧民族的凶猛铁骑,然而当晋军破关入城,在巷道交兵,骑兵需要远距冲杀才能展现的冲力优势荡然无存。

卫觎率三百轻骑撕阵,马槊冲锋,单骑突阵。

他身上的厚铠已全数剥离,只着一件单衫军服,依旧浑身燥热难挡,丹田如焚。

他手里的陨铁绿沉槊化作了一团幽冥烈火,左突右攫,当其锋者,无不应刃而倒。

迎战的大将瞳孔颤抖地看着这个煞气满身,流血凝肘的男人。

都说北人高大雄猛,然而马背上那个不盔不甲的男人,南人北相,傲悍异常,就像一只扑身噬人的狼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