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闹闹哄哄的,很多人并没有认真上学,她相信,天道酬勤,她和哥哥一定可以在接下来的巨变中获得机会。
七八年的时间,她慢慢地长大,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多,她已经把那部纪录片的边边角角所有的内容全都努力地刻在心里。
知道了未来太多,但是又不太能消化,这就像一根硬骨头横在她面前。
她为了将那块硬骨头彻底啃明白,几乎走遍了北京城,饥渴地寻找着能让她增长见识的书,只是此时的北京城几乎是文化沙漠,很多图书馆都关门了,带有文字的印刷品成为了各家的禁忌。
这让乌桃感到窒息,她知道有些人家可以读到书,就像曾经的叶蕴年一样。
叶蕴年离开了,但是像叶蕴年那样拥有藏书的人家还是有的,所以这就是差距,有人可以读书,有人却不能。
这让她一度陷入焦躁之中。
不过好在,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王培鑫妈妈通过关系,借着“学习大字报”的名义,帮她办到了国子监首都图书馆的借书证,靠着这个借书证,她借到了不少书来读。
她也不懂怎么挑,反正看到有兴趣的就借来,有些好的会推荐给王培鑫和孟士萱来读,不过这两位,孟士萱还好,王培鑫心思已经不在读书了,挺难拉回来的。
读书多了,她见识也就多了,看过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马雅可夫斯基诗集》,也看过郭沫若、何其芳和郁达夫的书,当然还看过一些专业类的书籍,特别是数学相关的。
当她读书的时候,她会想起叶蕴年,想起那个站在书架前,穿着白衬衫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