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提到李白,杜甫顿时来了精神。

自从得知李白的死讯,他就很少再和人聊起李白的事,写的悼亡诗也只是悄悄烧得一干二净,没有给任何人传看。

现在已经是一千多年后。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不仅李白已故,他也已经不在人世,倒没什么可难过的。

一想到未来和李白他们可能还有再见之日,杜甫就觉得身上的病都轻了,再没有半点痛苦。

现在吴普还没把李白他们召唤过来,他可以先去看看李白他们流传到后世的诗。

杜甫和苏轼探讨起来:“要怎么样才可以像他们一样在这个‘手机’上说话?”

苏轼说:“这有什么难的,回头让则同那家伙给你注册个账号,你有什么想说的可以手写上去。”

两个人拿着手机讨论了一路,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博物馆的游客区。

苏轼忽悠杜甫穿了一身休闲服出来,两个人都只简单地束了发,看起来非常悠闲自在。

很快有人认出了苏轼,热情地上来找苏轼打招呼,追问:“东坡先生,昨天您为什么没出场?我还等着您上台唱一首《水调歌头》呢!”

一提起这事,苏轼就痛心不已。

怎么那么巧就错过了?

苏轼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想过来,就是没来得及。”他熟门熟路地询问对方有没有昨天那场晚会的资源,高清在线看的那种,有的话加个好友给他发一下。

那游客一听可以加苏轼好友,那自然没有都要说有,二话不说就拿出手机和苏轼互加了联系方式,搜出一堆高清链接给苏轼看。

苏轼就找了个地方拉杜甫一起坐下,准备好好瞅瞅昭君和西施到底长什么样!

杜甫当年路过昭君村时,也曾写过一首《咏怀古迹》慨叹昭君的坎坷命运,怜悯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