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漫长搜寻,巨蟒贡品

南美洲沿海找过了,巴拿马那一条漫长的海岸线也找过了,北美洲沿海应该找寻了一半了吧。

一路走来,始终不见武义船队的影子,甚至连一点痕迹都没有找到。

郑和烤着手,对毛舟泰道:“拿舆图来。”

毛舟泰将海图递给郑和,叹息道:“按照国子监的推测,武义大船队很可能在美洲西海岸找到了一个适合的地方,打造了新的大福船然后出海。可我们这一路走见到船坞,就是连砍伐的痕迹都没有。”

郑和盯着舆图,面色凝重:“我们为了确保不出现遗漏,日行最多时也只有五十里,算得上仔细。可依旧没找到痕迹,说明他们并不在我们经过的沿海地带出现过,我们需要继续向北。”

毛舟泰添了木柴:“再继续向北,恐怕就要到西雅图附近海域了吧。若那里还没有,向北就已经不是燕国地界,而且越向北越是苦寒。”

郑和收起舆图,严肃地说:“这里没有什么地界,我们需要一路向北找寻,在约定的时间没有到来之前一直找下去!”

毛舟泰了解,放弃是不可能的。

水师不可能放弃自家兄弟不管不顾,只是漫长的找寻始终看不到希望,着实令人煎熬。

“啊——”

一声喊叫声突兀地撕开寂静。

无数鸟腾空而起。

毛舟泰猛地起身,抓起一旁的钢刀护卫在是郑和身旁,周围军士瞬间戒严。

宝船之上出现了急促的脚步声,舷窗拉起,神机炮的炮筒已赫然可见,八牛弩已开始上弦,甲板之上,一个个军士端着火铳警戒着。

沈伟站在宝船之上,厉声喊道:“最高警戒!”

郑和起身,将一旁的水桶提起:“东北方向,大致三里,应该是我们的外哨遇到了危险。柴大田、吕张弓,你们各带两百人从地面摸索,毛舟泰,命水师升起热气球。”

“是!”

作为一支久经考验的水师军队,有着极强的纪律性与执行力,清楚应对突发情况时该如何准备。

很快,柴大田、吕张弓点好人数,带好装备,点上火把朝着东北方向摸索前行。

郑和抬起头看向夜空,原本明亮的月亮,在这一刻竟开始被乌云遮住。

叫声再次传来。

毛舟泰上前,对郑和道:“这不是惨叫声。”

郑和点了点头,目光盯着东北方向。

随着一根哨箭腾空炸开,郑和、毛舟泰等人安心下不利索的水师军士。

“他是万青林的部下,百户游云。”

毛舟泰认了出来。

郑和走了过去,威严地看着游云,厉声道:“稳住心神,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一张长长的蟒皮……”

游云一开口,毛舟泰、吕张弓等人顿时泄了气。谁料,游云接着补充了半句:“是,是——贡品。”

大陆!

朱瞻基兴奋不已,很想早一点踏上去。

只是朱棣不允许,船队必须沿海岸线北上,而这个过程又不能太快。

每一艘船上,都安置了数十名瞭望手轮换瞭望,就连朱能、骆冠英等人也时不时拿起望远镜观察。

武义大船一定成功登陆,这才可能有人漂洋过海抵达定远行省。

而按照武义大船队的航行方向、洋流可能来看,其没有在南美洲登陆,那很可能是错误判断了方向,或遭遇事故,进入到了北美洲,并在某处登陆。

若登陆过,一定会有登陆的痕迹,比如宝船、大福船,营寨,烟火点燃的痕迹

,属于大明的器物,人活动的痕迹。

只是,一日又一日过去,始终不见武义船队的踪迹。

在大海之上漂泊了八个月之久的众人,极渴望上岸休整,可水师坚强的意志,朱棣的威严,让所有的埋怨只能隐在暗处。

六月三日。

朱棣下令抛锚,召集大船长商议。

朱能、骆冠英、王景弘、赵世瑜等乘船登陆了朱棣的旗舰。

一番礼仪之后,朱棣在甲板之上与众人道:“从这些日子的航行所过海域,并结合皇上所给出的详细舆图,大致可以判断我们此时应该在诺福克附近,若是继续向北一日,可以看到狭长的天然海港,说明我们找到了东平城。”

“你们也知道,我所行携带的除了军士之外,更多的还有其家眷,一批百姓。他们渴望早点登陆,这种渴望越明情况,可也难挡住悠悠众口。民心不可失,我的船队已不能继续向北。”

朱能、骆冠英对视了一眼。

王景弘站出话:“燕王也想随水师继续出航,为找寻武义大船队出一分力。只是船内许多百姓窝了太久,加上航行不适,已有些难以控制。而一旦上岸,再让他们短时间内回到船舱,又不太可能……”

朱能摆了摆手,正色道:“找寻武义大船队本就是水师的职责,燕王一旦抵达了日月港,水师会在整顿之后继续航行。燕王大可带人上岸,早点找寻合适的安置之地,开辟居所才是最紧要之事。”

朱棣重重点头:“眼下只能如此。”

拿定主意之后,船队继续向北。这里的河道入海口明显多了许多,小型的岛屿也开始出现,朱棣、朱能安排人勘察,结合舆图,并找到了那一条两岸夹着正向北的水道。

“抛锚,准备上岸!”

朱棣站在甲板上,看着不远处的岸,眉头紧锁。

无疑,这里是一处天然港口,东面有半岛遮挡,可以提供天然的保护,而一旦封锁出海口,又能保障日月港的安全,若东平城遭遇危机,还可以从港口从容撤至海上。

这里位置绝佳!

只是,朱允炆是如何知道这里的?

朱棣如何都想不明白,朱允炆似乎很清楚这里的地形地势,很了解这一片蛮荒的地域,他甚至能随便在舆图上点出一个个适合人居的地方。

就好像,这里曾经不是蛮荒之地,而是繁华之地。

就好像,朱允炆知道这里的历史,来过这里。

一个个未解之谜,比这蛮荒世界的未知更令人心惊胆战。朱允炆,四叔总感觉你能窥见一切,那种超然的洞察、预见,令人不安。

“爷爷,快点。”

朱瞻基已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