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神机炮要北移

女儿黄莺也送到了初等学院,学几个字不吃亏,反正家里的活她也帮衬不了多少。

朱允炆对解缙、杨士奇说道:“这位花娘原是外浣衣局的管事,每个月还是有些积蓄,只不过为了照顾母亲,硬生生辞了,回家门口开了茶楼,念在她勤勉孝顺的份上,收了他们家一篮子蔬菜,给他们写了个牌匾。”

解缙知道这回事,在黄夫人茶楼刚刚出来的时候,应天府的衙役就曾找过黄家的人,他们说是建文皇帝亲笔写的,气得直哆嗦,认为这家人撒谎,结果深挖了下,吓得直哆嗦。应天府府尹还希望内阁给朱允炆捎句话,题字记得留名啊……

留名是不可能留的,要不然就太过吓人了。

花娘带着黄莺忙去了,朱允炆也不需要多少招待,对解缙、杨士奇说:“今年收成还是不错,虽然有些地方遭了灾,但江西、湖广、四川、山东、河南多是丰收,北直隶的移民种植的棉花收成也不错,已经被商人、布政使司、都司所采购,相信他们能过个安稳的年。”

解缙品茶了下茶水,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张昺与各地文书,亩产棉花在八十斤至一百五十斤不等,即便如此,有些农户也是因此彻底站稳了脚跟,家里殷实多了。”

朱允炆看向外面的行人,道:“北地天寒,棉花可短缺不了。可棉花不是粮食,终归解决不了肚子问题。”

解缙见朱允炆有些担忧,便说道:“北面冬麦已种了下来,听说还有瑞雪覆地,想来明年是个好年景。百姓家家户户预留了三至五亩地,准备来年耕作棉花。”

朱允炆将茶碗放下,看向杨士奇:“到京师的有多少人了?”

杨士奇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名册,递给朱允炆:“有些先生路远,抵达京师怕要到国庆后了,眼下抵达京师的,只有三百五十人,主要是南直隶、江浙、江西等地的教谕、训导与教书先生。”

“北平社学的训导还没有到吗?”

朱允炆问。

“还没有,北平布政使衙门那边考虑到路远天寒,额外拨了钱粮,以马车送来,想来应该快了。”

杨士奇平和地回道。

朱允炆翻看了下名册,说:“国子监务必招待好他们,开年之后,需要听听他们的意见,眼下社学看似办得红火,可总听闻存在不少问题,若不解决,文兴之路怕是难啊。”

解缙似乎意识到什么,不着痕迹地说:“朝廷还需要在社学上投入更多钱财啊。”

朱允炆严肃地点了点头:“安南平定,马哈木臣服,哈什哈蛰伏,阿鲁台休养生息,明年应没有什么战事,腾出来一笔钱,应该用在教育上。”

解缙与杨士奇凝重地点了点头,朱允炆的意思很明确,建文三年虽然是教育大兴元年,但这一年事太多,教育的事也没办好,在建文四年继续以民生与教育为主。

“教材的事必须早点确定下来,形成统一的教材,这对于教育推动有好处,尤其是社学级的教材,不可唯启蒙读物,不可唯儒家一言。”

朱允炆指示道。

杨士奇认真地听着,回道:“国子监正在研究编纂社学教材,初等学院的先生也参与其中,待各地先生抵京之后,国子监会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以确定社学教材。”

解缙给朱允炆续了茶,在一旁说:“社学教材不同国子监,还是多听听地方社学训导与先生的合适一些。”

国子监眼下虽然设定了下三堂与上三堂,但毕竟专注的还是中等、高等教育,让他们直接写初等教材是有些为难了,思维上的认识很容易让定位太高,让社学教材成为中等教材的弱化版,不适合社学,尤其是不适合没有任何根基的学生。

朱允炆这才下旨,传召各地社学、私塾、望族先生入京,商议教材编制、教育方向等问题,准备在正月举办一次大明的教育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