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北和吴欢松了口气,一个月,他们苦苦坚持了一个月,现在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张向北明白,趋势线一旦出来,上升的趋势就会不断增加,上升有时候也是会有加速度的,这些重新回来的客户,就像是金不换的回归浪子,他们一旦回来,就再也不会离开,“每日鲜”已经彻底失去了他们。

“单位用户呢?”张向北说。

“还僵持着。”吴越说。

这些离开的单位用户,大多是小型餐饮类饭店酒店,和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民营公司,这些单位的老板们最讲实际,对价格最敏感,相反,他们对蔬菜的品质,要求反倒没有那么高,只要“每日鲜”的价格没有调整,他们就注定会是最后一批回归的。

“没有关系。”吴欢和张向北说,“现在反倒是‘每日鲜’最艰困和难熬的时候,也是‘每日鲜’的人最惶恐的时候,一旦老马决定放弃这个项目,他就不会允许他们继续烧钱,反而会有盈利的要求,等到那时,他们的价格不调整也必须调整。”

张向北点点头。

……

桂花姐的“锦绣服务”公司,他们在杭城和上海所管理的小区和写字楼,都是高档小区和5a写字楼。

这些小区和写字楼里,“宅鲜送”的客户,本来就是流失比例最少的,他们很多人在“每日鲜”出来的时候,都试着下过一两次单,收到菜后,自己马上做出了评断,接着还是回去“宅鲜送”买菜。

等到客户们开始回归的时候,又是这些小区和写字楼里的客户回归得最快,比例最高。

桂花姐经常会去下面小区转转看看,她到了小区里,就肯定会去“宅鲜送”和“每日鲜”的保鲜柜看看,等到她发现“宅鲜送”保鲜柜的使用量,大大超过“每日鲜”的时候,桂花姐心里暗喜,同时对“每日鲜”开出了第一枪。

她命令下面所有小区的物业公司,“每日鲜”的保鲜柜现在使用率太低,摆在那里太占位置,通知他们来撤走,或者是每个小区,只保留一两个点,让他们把客户都集中到那里去,其他的都给我撤了。

下面人心里知道,老大这是明显地在整“每日鲜”,当初“宅鲜送”的保鲜柜空置率很高的时候,集团公司可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这还不明显吗?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宅鲜送”和他们公司,包括“宅鲜送”的老板和谭董是什么关系,自己的老大在做给谭董看呢,每家物业公司的总经理,当然也马上行动起来,他们需要做给老大看。

他们都理解错了,桂花姐这样做,还真的一点也没有要做给谭淑珍看的意思,她这是诚心要帮张向北,张向北是小昭的儿子,桂花姐看着他,感觉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总想着要去呵护。

“宅鲜送”和“每日鲜”在隔空交战的那些日子,桂花姐到了下面小区,看着“宅鲜送”的保鲜柜使用的人越来越少,她的心就一直揪着,很替张向北担忧,现在有这个机会,她还不马上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