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有宋春明这样一个人在那里,不然刘立杆和谭淑珍就要天天往那边跑。
也就是从土地由土地收储中心集中收储开始,他们把所有的矛盾,也收储过去了,从此,征地和拆迁当中的种种矛盾,就变成了地方政府和被征地的农民、被拆迁的市民之间的矛盾,和开发商没有什么关系。
政府出马,就没有开发商那么柔软的身段,和那么容易讨价还价,他们不会管你工作安置的问题,后路的问题,他们有一个最简单的做法,那就是城市化,把城市中的城中村,和市郊的农村,拆村变居,一个个村都变成居委会。
变成居民之后,政府就无需安置工作了,不然,地方政府去哪里寻找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国有企业都还在搞下岗分流,你还能往里面塞人吗?
也就是从土地收储中心出现之后,一个词也开始密集地出现,那就是强拆,开发商是没有能力强拆的,只有地方政府才可以。
谭淑珍走进了刘立杆的办公室,八块地在手,他们就要考虑怎么安排,谭淑珍倾向于把钱江新城和吴山的项目往后面放,先开发“锦绣家园”附近和朝晖的项目,这两个可以迅速地回笼资金。
虽然他们账上的资金,在缴纳了土地出让金之后,也还宽裕,但还是回笼得越快越好。
“说不定第二次的土地拍卖很快就会进行了,我们总不可能缺席吧?”
刘立杆同意要迅速回笼资金,但他倾向于八个项目同时开始进行。
“我们动作要快。”刘立杆说。
“什么动作要快?”谭淑珍问。
“我们要加紧施工,加快卖。”
谭淑珍奇怪了:“为什么?你听到什么风声了?”
“没有,但是现在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房地产了,肯定会有密集的措施和政策出来,原来拿地很容易,现在已经拿不到地了,现在卖房很随意,但我相信,各级政府,很快会注意到房子销售这一块,会把这一块规范起来。
“要知道,政府部门都是各管一块的,这土地收储中心,是土管局在管,卖房子,是建设局下面的房管局在管,土地都管起来了,这房子买卖还不会抓紧管起来?要是卖房子的门槛高了,我们就会很被动,所以我说要快。
“趁着现在,能卖就抓紧卖,回笼了更多的资金,就可以去拿更多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