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天的时候,旱獭从巢穴里出来,开始寻找雌性,如果这时候碰上另一只雄旱獭,两只雄旱獭就会发生激烈的搏斗。
交配后,受孕的母旱獭开始衔草做窝,一个月后产下幼崽,一窝一般1-9只,幼崽在6月初就可以出洞活动了。”
林皓上次来的时候高原展区刚开放,游客很多,都等着排队下去玩玩,没能完成。
对土拨鼠馆里特殊的风景还是很好奇的!
更别说入口这边还有这么一副展牌,专门介绍土拨鼠的洞穴,激发游客的兴趣,更是升起了想要下去玩玩的心思。
今天大家都去看火烈鸟了,这边没多少人,不用排队直接就下去了。
几人顺着通道走了下去,下面的通道是个圆拱形,土黄色的墙面,确实有种身体缩小,在土拨鼠巢穴隧道中行走的感觉,非常奇妙。
走到尽头,就是金字塔形状的玻璃罩了。
前面的人没看完,还要等待一下,林皓就顺便看起旁边的展牌。
这块展牌配图,是土拨鼠在洞穴入口站着警戒的场景:“旱獭作为群居动物,在集体活动时常会安排一个哨兵在洞口或者活动区域边站岗警戒,防止棕熊、藏狐、狼或者天上的猛禽偷袭。
一旦有危险情况出现,旱獭就会站立着发出短促的尖叫声提醒同伴们随时注意。”
等前面的游客下来,三个人兴致勃勃地站到台子上,脑袋从地面探了出去!
一出地面,就看到了距离不到半米的一只土拨鼠,这会两只爪子放在肚子上。
转过脑袋,露出它的大板牙,瞪着黑色的眼睛,呆呆地望着他们。
肚子一挺,胸一收,“啾~啾啾啾啾”报警起来。
刚开始见到游客从这里探头,一大群旱獭吓得呼啦啦钻到地下,游客看了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