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自己只猜对了那人是个女子,其余的都猜错了。本朝自设立女户起,还尚未有女子通过科举为官,甚至连她自己也只当所谓的允许女子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只是说说而已。
没想到真的有女子会如此,钱小乔摸了摸手腕上的玉镯子,心里隐隐升起一股期待,或许来年的县试、乃至今后的府试、会试,都能看到女子的身影。这样她在外行商,便能显得更理所当然,而那些个缚住女子、带有偏见的、不合理的规矩也终有一日会消失殆尽。
在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女子挣脱桎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锁在深闺后院,一辈子都为了夫君和孩子活着,却独独没有为自己活过。
江家村,江三言将新的身份文牒拿出来,然后一笔一划的将江小丫的新名字写下来:江攸宁。
“姐姐,这是我的名字吗?”江小丫看着纸上的三个字,第一个字念江,是她们的姓,她认识,第二个和第三个她就不认识了。
江三言心里一酸,她往日只顾着学习,想着考上秀才、考上举人,就可以给妹妹创造富足的生活,却忘了教江小丫读书识字,乃至做人的道理。
“第二个字念yōu,第三个字念níng,江攸宁。待会写自己的名字后,姐姐再教你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好吗?”
“姐姐,我不喜欢读书识字,就只学习写自己的名字行吗?”江小丫眼珠转了转,想起大伯娘和村里人说的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像姐姐这样抛头露面去读书,是找不到婆家的。
她不想像姐姐这样整日刻苦读书,考上童生也只有一碗鸡肉,辛苦那么多年,最后连婆家都找不到。
大伯娘一个字都不识得,还不是嫁给了大伯这样厉害的秀才,每天都有肉吃,穿干净的衣服,还不用下地干活,她长大后要和大伯娘一样,找一个像大伯一样的秀才。
然而这一番想法在九岁的孩子心里转了几转却不敢说出来,江小丫不傻,反而还很聪明,自打记事以来,她就没见过爹娘,所有的照料都来自姐姐,所以她不能说姐姐读书是错的。
“小丫听话,姐姐不催你,你每日就识两个字,记两个数,等到后面再决定学与不学如何?”江三言不知道平日里被她忽视的妹妹都在想些什么,她只知道读书识字是个渐入佳境的事,等你学到了,才知道它的好。
※※※※※※※※※※※※※※※※※※※※
本章没有目标,不敢啦不敢啦……早睡呀~(改个错字,不是伪更哦)
第3章
江小丫在一旁练习写自己的名字,江三言便在一旁默写经文。
一般童生考试中,像围绕经义所出的的问答题一般是三十道,但到了秀才考试,也就是县试的时候,这类题目一般会提升至五十道,此类题谓之默义,主要是考察考生的知识量,你要背的多,且明白释义,才能考好这一场。
百钺科举考试除了最基本的墨义之外还有帖经、策问、诗赋,一共四场,帖经相当于现代的填空题,与墨义一样主要是考察基础知识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