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0页

带着粤语腔的夹生普通话。

倒是能让人听懂。

“老板,不是我们不想做。目前国内市场的供应都跟不上。国内已出现不少跟我们竞争的厂家,尤其是我们在一些大城市投入广告打开市场后,更多人投资都从外面引进生产线……虽然目前尚未出现规模比较大的竞争对手,大多数的厂家只是一、两条生产线……一旦咱们把产能向苏联贸易倾斜,那么国内市场我们辛苦打开的局面,就是给他人做了嫁衣……”

卫生巾的产能,郑倩比谁都清楚。

生产线等,都是她负责谈判引进。

前面谈的五十条,都没有交付完成。

继续订购,短时间内也难以形成产能。

而且快速扩张,很容易出问题。

刘春来现在让她负责的只是南方市场跟国际贸易,可未来,她是整个卫生巾产业的负责人。

要不然,她也不会因为感激,把宋瑶安排到刘春来身边。

按宋瑶介绍,合同上交付给苏联市场的数量,再增加50条生产线都不够。

国内市场,这50条都没法满足。

哪来那么多资金?

宋瑶不停猜测刘春来的底气在哪里。

按理,刘春来应该清楚自己旗下产业的产能极限。

跟苏联谈时,数量都是刘春来制定,宋瑶只负责谈判,在同样供应的情况下,确保苏联人支付更多。

可如今,这些交付给苏联人换来更大好处的产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