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都是提高了所有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问题是,粮食价格不高。
整个西南地区人多地少,除去国家征收的国税,再加上地方统筹、上交提留等,农民连干饭其实都吃不起几吨的。
因为土地种植了这么多年,农家肥数量不足。
县政府可是一直在谋求获得更多份额的化肥,以此来促进全县的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加。
每年,蓬县的粮食产量都在增加。
可那有什么意义呢?
亩产即使每年都增加几十斤,那也不过几块钱。
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兜里还得有活钱,靠着卖粮食是不够的。
所以,从一开始,整个蓬县,都想扩大工业规模。
工业这东西,不是想扩大就能扩大的。
没有资源,没有市场,也没有钱,扩大个屁。
正在县里头痛的时候,刘春来冒出来了。
以制衣厂为依托,同时也能带动全县经济作物的黄麻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可黄麻的需求是有瓶颈的。
现在好了,工业方面,刘春来开始向着技术方向发展,这个除了对人才要求高一些,对资源要求反而不高;另外的农业方面,又有了反季节蔬菜种植。
只要刘春来继续下去,不管是他个人,还是能带动的周边产业,对于蓬县来说,都是莫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