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房子还是那些房子。

可街头给人的感觉已经完全变了。

以前,公社只有逢场天,赶场的人才会多,才有各种摆摊的人。

从公社大礼堂改成服装厂并投入生产,青山公社、望山公社的第一批年轻工人入住,来自红杉制衣厂跟江南制衣厂的技术人员、大师傅到位,这里就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

每天都有一辆解放汽车从县城运送原材料,再从公社把头一天生产出来的服装运回县城。

同样,每天早晚,各有一辆班车从幸福公社开往县城。

周边其他的公社如果有人去县里,也会走不远的路,来幸福公社搭车。

第一批人员,青山公社跟望山公社各自只有大约八十人。

更多的人则是不断来打听服装厂下一批人员什么时候上工。

甚至,有人借着各种关系来这边,希望找到人说情,进入服装厂。

公社的人,逐渐变得多了。

就是不当场的冷场天,也开始慢慢有人在这里卖东西了。

严劲松等人天刚亮就起来了。

在地上睡的时间不短了,却依然有些不适应。

地上睡,终究不如在床上睡得舒服。

要不然,床用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