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之前向朝日新闻爆料的那个内阁大臣?”
“是的。总务大臣寺田一直是日钢项目的协调人。”江里子说道,“团结盟一向把能够拯救日钢,作为他们潜在的一项经济功绩来看待。恐怕,在这个案件里,组织也可能是想迁出另外一些关于寺田的丑闻。”
“为什么你们把目标瞄准了寺田。”
“我不清楚。在这一点上,我也仅仅只是一个执行者。”江里子回答道。
北原听着江里子的回答,觉得开始头疼起来。钢铁一向是重资产的企业,像日钢这种企业,规模往往在数十万亿円的级别之上。同时,还会涉及到成千上万产业工人的生计。光是想想看,就知道日钢案件是一个怎样棘手和复杂的情况。
这个组织,究竟是想利用日钢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
“之前我新闻倒是看到过。”西野对着北原说过,“内阁曾经召开过数次紧急会议商讨如何挽救日钢。”
日钢对于东洋而言,不是一家单纯的企业。
而是一个精神符号。
象征东洋曾经的辉煌。
更何况,日钢一旦真的走向破产清算,不仅仅有大量产业工人流离失所,就连钢铁这一支柱产业,都将全部拱手让给外国人。
也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现任内阁曾经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日钢的情况。
但是,毕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如果只靠开开会议,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能挽救一家企业,那这天下间要干成什么事,简直太过简单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使内阁对此非常重视,但是日钢仍旧一步步地走向破产的边缘。
北原在房间内思索着江里子提到的日钢破产案件。
他们手上当然没有日钢的企业内部情报。
但是,八九不离十,这家企业一定是非常不乐观。
如果说,挽救日钢的行动失败的话,那无疑将在东洋的经济产业掀起十分巨大的风浪。
北原想起了江里子提到的净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