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许多物理参数和帝国时期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黄泉是在同一个宇宙沉睡了一万年,而不是穿越到另一个不同的宇宙。
若是同一个宇宙,就更说不过去了。
黄泉放下手上的纸笔,走到窗前,仰望着天空。此际天色已明,然则阴云遮蔽了整个天空,外面依旧昏暗,有如黎明初起时分。
天亮了,当然看不到星空,但黄泉知道,星空就在那里,立于天光和阴云背后。在宇宙的维度中,人类兴衰存亡不过是瞬息间事,星空却是亘古不变。
星空如何会变?
难道说,这个星球的时间流速不一样?怎么可能?
黄泉脑海中忽然跳入一个念头,假若脚下并不是星球呢?
这个想法一出,他顿时心中一凛。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证明,他的脚下是颗星球,土壤、岩石、植被这种东西可不是铁证。
黄泉暂时把杂乱想法放到一边,他来到这里的时间还短,大部分时间又在不见天日的雨林中生活,根本没有注意过头顶的星空。辨认方向,全靠雨林地型的细节,以及磁场来进行。
等找到圣地,那里应该有连续记载的星图,就可以大致了解变迁的情况。甚至可以和黄泉记忆中的帝国星域图进行比对,说不定就能确定所处方位,规划出一条回归帝国的路线。
当时的帝国,圣辉虽然已经存在,但是对帝国大势影响甚微,这是只属于高端武力的领域,绝大多数如工蜂般劳作一生的普通人,并不知道圣辉的存在。
也许,有微小的机会,帝国仍是一片净土,远离了未知力量和圣辉间的争斗。
一切的前提,就是找到圣地。
黄泉在纸上绘出数道路线,反复计算,最终划去了看似最近的一条,而选择了中等距离的一条。
“为什么不选近路?”余佳问。
“因为圣地的航线只是我计算出来的理论路线,它有可能左右偏移。如果偏移,那么刚才那条就不是最优路线,按照最大的概率,我们应该选这一条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