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到阮语脸上绽开的淡淡笑容,她又觉得自己这个饼画得很有希望。
“你还有没有关系不错的亲戚或者长辈啊?”温芸趁这个机会问,“哪怕是以前学校的老师也行。”
原文的视角和内容都有限,她也不是阮语本人,不清楚对方这些年都跟哪些人有过接触。
阮语认真回忆了一番,不太确定地说:“有个姑姑,是我养父的亲妹妹,但她常年在外做生意,好几年都不回家的。我上次见她,好像……还是在考上高中的时候?”
“那她对你好吗?”温芸又问。
“挺好的。”阮语不假思索地点头,“姑姑会关心我的成绩,也会给我买新衣服和文具,我现在的书包和旧的手机都是姑姑送的。”
她打开手机,调出通讯录,给温芸看了一串号码,联系人姓名那栏标着“阮瑞霖-姑姑”,是温芸没见过的角色名。
温芸了然,“既然她在乎你,那等你的高考分数出来,应该也会来看你,明年我们也去问问她,要是能得到她的支持就好了。我听说做生意的人天南地北跑,见多识广,思想比较自由,没准你姑姑还能为我们指条路。”
大致做了一下未来规划,温芸把之前月考的数学卷子和笔记拿出来,开始向阮语请教。
尽管她借助系统道具听懂了那节课,但贺笙的话到底提醒了她,“不要肖想能力外的题”。
她听懂、记住的只是月考卷子上那些题的解题思路,如果遇到同类题不能举一反三,也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