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后记(九)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461 字 1个月前

许敬宗掌管大唐外交事宜,他这个人行事喜欢掐住人的脖子,也不一下子将人掐死。

而是会给对方留一口气。

让他们进气少,出气多,至少不会死。

现在的波斯王卑路斯就是这种情况,自从被李承乾贬黜之后,他的处境并不好。

而波斯的故地夺回之后,最富饶的几个地方又掌握在唐人手中。

在这件事上,许敬宗不同意将骊山的书籍交给波斯人,但波斯的地理位置就适合给唐人做宣传。

所以给了波斯人红楼与聊斋,而且刊印上千册,交给了波斯使者。

张心安又道:“阎大匠说,我姐都快成骊山的总工程师了。”

张阳摇着扇子道:“她不过是一时的兴致,等过了几天她觉得没意思了,就不这么忙了。”

“那孩儿也想去。”

“你好好读书,好好看书。”

张心安觉得委屈。

张阳又道:“你没有你姐这么聪明,她是天生当领头人的料。”

张心安失落地离开了,他只好回到自家的藏书阁看书。

一份军报送入了长安城,张士贵大将军带着三万兵马突破了海峡,拿下了当年罗马的旧地,送来了不少战利品,其中最多的便是金子珠宝。

江南徐家开始了远航,他们从江南东道的沿海行驶,一路沿着海岸线,南下,而后到了南诏地界,一路前往天竺。

沿着海岸线开辟航道,他们在南诏又建设了港口,又从南诏开始远行。

徐家将海船分成了三队,一路到了幽州继续北上寻找新的地界,一路沿着海岸线去天竺,再有第三路船队前往更遥远的西方。

如果海图与地图绘制得没错,那么到了最后,大唐的官兵征讨西方,船队与大军会在西方的一处海峡相会。

在骊山的学术院中,藏书阁内。

夜里的时候,藏书阁早早就关门了,李泰拔高了油灯的灯芯,让这里的光更亮堂一些。

而后拿出各地送来的奏章,一边对照着地图,开始做记录。

<divclass="contentadv">这些都是出征在外的将士们所绘制的地图,以及袁道长让道门中人从各地收来的地理勘探。

现在这张图十分地巨大,上一次裴炎所看的便是这张图。

图上有汪洋的大海,还有上下两片极地。

其实地理的编撰与补全,自贞观七年开始就没有停下来过,从开始的括地志,至今就没有,这是一生的事业。

修修补补,至今也没有补全。

李泰根据今天送来的消息,做好了批注这才搁下笔。

他喝着茶水,目光盯着地图看了良久,在西方还有一大片没有开拓的地图。

姐夫的地图至今为止都没有错过,除了细微地方没有标注明白,范围和大小都是对的。

李泰放下茶碗,钢笔盖上了笔帽,便收拾好这里。

走出藏书阁的时候,晚风迎面吹来。

屋外,魏王妃还在和他的父亲阎立本说着话。

见魏王出来了,阎立本抚须道:“老夫还是提议火车的铺设不能太着急,若不是县侯一直在催促,老夫本意也不想现在就将铁路铺设到洛阳。”

李泰颔首道:“最近姐夫也不知怎么了,对关中的发展与骊山的进度一直不满意。”

对骊山人来说现在的进展已经很好了,骊山自贞观六年开始兴建,到现在已有十五年。

十五年时间,做到这一步,这是所有人努力的成就。

李泰叹道:“做事要循序渐进,现在的姐夫已很少插手关中生产,他并不知道如今我们突破技术壁垒有多难。”

阎立本中肯地点头。

张阳着急归着急,现在的这位骊山县侯恨不得将铁路铺设到整个中原。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铁路铺设到洛阳已是骊山的极限。

除非大唐可以发动举国之力来修建铁路。

夜里的学术院很安静,书院的宿舍也到了熄灯的时刻。

夜风在学术院的上空吹个不停。

李泰又道:“不用劝姐夫了,现在他已听不进去劝,我们还是按照计划,如果再要继续铺设铁路,这已不是骊山能够负担的了。”

阎立本道:“骊山只是这么小一片地方,走到今时今日到负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