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和韩琦并没有离开,被赵旸留了下来。
“爹爹,还有一件事情跟你说。”
“什么事情?”
“我想办免费学堂。”
宋仁宗一脸讶异:“办免费学堂?”
“对,我打算在汴京城里办一家免费学堂。”
赵旸仔细地跟宋仁宗说了下办免费学堂一事,宋仁宗听完后,笑道:“旸旸,你这个想法很好。”他刚说完,神情瞬间又变得严肃起来,“但是,不切实际。”
“爹爹,我办免费学堂并不是培养那些孩子去参加科举,而是为了让他们识字。”赵旸知道宋仁宗的意思,“培养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要花费不少钱,朝廷再有钱也不能这么搞,这点我还是清楚的。”一般人家的孩子读书,撇去送给先生的束脩不说,就说书籍和笔墨纸砚就要花费不少钱。学子们每个月读书,花在笔墨纸砚上的钱都有好几两银子,这还是少的。如果要买书,每个月几十两银子也是有的。
像家里困难的学子,为了省钱,买的笔墨纸砚都是差的,也要花费一两银子左右。一两银子是汴京城里一户老百姓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这还是少的。
“教他们识字,教他们算术,这样他们以后还能去店铺当学徒赚钱。”赵旸神色认真地说道,“最重要的是教她们做人。”
宋仁宗被儿子这番话震撼到了,随即一脸欣慰地说道:“旸旸,这才是你办免费学堂的目的吧。”
“爹爹,我希望有一天大宋的老百姓,不仅每个人都能吃饱饭,还能读得起书。”赵旸这话说的掷地有声。
“好!”宋仁宗大声地说道,“旸旸,你这个志气非常好!”
赵旸对他爹爹抬了抬手,示意宋仁宗不要这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