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二,这般女官尚在紧张的培训中,太学正是开学了。

元春亲自替女太学制定了服装,根据白衣书生,脱下蓝衫换紫袍这来给句话,女学生同意两套校服,一套白棉布的书生袍,一套蓝色的书生袍。

头上统一佩戴文生方巾,不许珠翠满头。

不爱穿校服,想要穿戴绫罗绸缎,满头珠翠的贵族小姐,允许反悔,退学处理。

太学是免费的官学,学生就要有学生的规矩,想穿漂亮的衣服,可以回家。

再者,漂亮衣服还有一个途径,参加紫云卫。

紫云卫可以穿紫色的飞鱼服,也可以参加女官考试,女官的服饰可以绣上梅兰竹菊的图案。

女校的教习,无论男女,一律统一服饰。

即便是荣亲王十三爷去授课,也要穿戴儒生袍。

这一规矩作为校规,表挂在墙上游廊上。

开学后,所有班级都有条不紊。合适的女官短缺,女子太学国学算学,有国子监支持,农学不有户部支持,医学部有太医院支持。

博士有国子监,户部太医院派遣,助教才是女官。

起步阶段,必须借住外力,争取三五年之后,女官能够独当一面。

这也是借助国子监的力量,唯有两个班级出了些问题,一个是六至九岁的蒙学班。

她们的学业没有择定,处于认字背书阶段。

这一批十岁以下的女童,属于府衙县衙故意使坏,惠民署稀里糊涂送上京都的一批人。

这些府台县衙故意钻了空子,却也是惠民署出了错漏。

这也是当初元春的思考不周,也只好接受。

再不能因为这些孩子而背上食言而肥的恶名。

元春否决了把她们送去南苑义学的主意,而是在太学开办了启蒙班级,□□授孩子们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这些基本的学识。

人不学不知礼。

首先还是要学习基本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然后才是做事。

除了国学,元春聘请传教士十三岁的女儿安东尼娅,为太学是英吉利语教习,为孩子们今后学习西医,从事商贸打基础。

这些学生虽然麻烦些,一张白纸更好按照需要的模式培养。

医学部招手一个班级,拟定二十人,结果没招满。

惜春负责这事儿,气哼哼跑来跟元春告状。

医学部只招收到三个学生。

无论四富女,还寒门女,都不愿意学医,觉得学医就是收生婆,是贱业。她们宁愿学习种植,学习英吉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