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绩!
大乾军律:主爵曰司封,考功曰司绩。凡以功授者,覆实然后奏拟,战功则计杀获之数。
两人的交谈也基本上把军报定了下来。
坚城苦战,功第一者,三转!
出少击多,曰上阵。杀获十之四,上获!
凡上阵上获,策功五转!
破蛮、獠,上阵上获,比两番降二转。
令官,令不失时,下赏!
首功李寂,策功六转!
次功苏策,周正,赵俊俊,刘三郎,策功三转!
末功关岳,下赏!
翻译成大白话,小河烽燧堡此战,守烽燧堡不失,功劳第一人李寂策功三转,此战以少击多为“上阵”,杀死或俘虏敌人超过百分之四十,为“上获“,五人策功五转。
如果敌人属于蛮人,獠人,上阵上获,降两转军功。
所以,首功李寂此战累积策功六转,留守作战的苏策四人策功三转,
回去报信的关岳也有下赏的功劳,没有参战,就没有军功,但是可以奖赏,下赏为一户年资二十五贯钱。
其实李寂和童袭把五人叫到面前讨论军功的目的不是给这五个人解释军功的多少,而是为了收买人心。
将门赏罚分明,才会有人愿意跟随,不然没好处谁愿意跟着上战场拼命呢。
李寂和童袭说完这些话,摆手让几人去上面高台。
关岳的脸色有些难看,不停的叹气,军功,谁不想要,只是自己有些不赶趟,二十五贯钱,可以养活一家五口人吃饱穿暖,但是这哪里比得上策勋三转的四人。
其他四个人还不明白,刚才的谈话意味着什么,但关岳心里清楚,这次入仕的机会没有自己的份了。甚至于关岳都能预估接下来几个月的变化。
首先,童袭将战报写好,送至安北都护府,都护李思哲审核后盖印把战报送回兵部。
其次,兵部判定审核战功,注明等级后制作成勋簿。之后兵部将勋簿交到尚书省。
最后,尚书省转吏部司勋司进行核查,再由尚书省掌管吏户礼的左丞做最终验证,吏部制符,派吏员带符到安北都护府。
这三个步骤都用不了三个月,再加上安北都护府前半年刚大战一场,很多之前关镇戍堡的边军都调入了安北正军中,正是用人之际,怕是要授职官了。
想到这,关岳看着眼前四个还不知道未来坦途的同袍,越是想得到就越是得不到,自己怎么偏偏身上带着功名,这从军了,功名有什么用,失算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