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合理的规划,以及科学的使用发酵肥、化肥,南洋群岛各地的沿海地区,很快就会变成一个个鱼米之乡。
除了田塘桑蚕方案,则是官方的大型种植园模式,主要是种植面包树、菠萝蜜、榴莲、香蕉、甘蔗、椰子这六种经济作物。
除了甘蔗之外,其他都是多年生的经济作物,这有利于巩固水土,相当于人造热带雨林。
甘蔗用于制糖、酿酒、造纸、饲料。
面包树、香蕉的果实可以作为粮食,如果生产量太多,当地又没有办法消耗,还以为作为饲料,或者通过脱水技术,变成面包果干、香蕉干。
菠萝蜜和榴莲也是差不多的处理方式,当地吃不完,就脱水制干。
椰子同样是宝贝,椰子水当饮料,椰子肉炼油,渣粕作为饲料使用,椰子壳粉碎发酵后,作为土壤有机质还田。
大规模种植面包树和香蕉,还可以有效减少本地的稻米消耗,让更加耐储存的稻米,变成南洋群岛的优势产品。
而难以开发的婆罗洲内陆地区,就留给野生动物吧!
四天后,海军的4艘蒸汽船,以及12艘蒸汽运输船,终于在飞艇的指引下,来到附近的一条河流。
在此期间,郝建也带人将附近的三个达雅人部落收服,然后安排运输船将他们带去诃陵岛(爪哇岛)开荒安置。
送走了附近的达雅人,郝建才带着寇仲、拔锋寒和一众黑衣卫,加上天空中的飞艇,前去探索巨蟒的核心栖息地。
他们的探索方向,是东侧的雨湖平原与红猩猩山脉交界边缘,因为根据郝建放走的那些蟒蛇反馈的信息素,巨蟒的核心栖息地就在东侧。
这种原始的热带雨林,让拔锋寒吃尽苦头,虽然没有草原的狼群直截了当,但那些千奇百怪的虫子,才是让他头皮发麻的东西。
不过一行人不是科学武道的强者,就是传统武道的高手,加上那些辅助器材,倒是没有遇到大问题。
要是普通人来到这种环境,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放火烧林,用火焰清理出一片空地。
这也是很多过来南洋的移民,最方便的选择。
当然,地方州府本身也会帮忙,比如用大型蒸汽切割机、挖掘机,将那些大树全部清理掉。
走了四天时间,一路上他们遇到的巨蟒频率越来越多。
直到他们来到一个谷地附近。
郝建感受到不少巨蟒的信息素,然后他们就看到了一条庞大无比的巨蟒。
拔锋寒不由自主的吞咽着口水:“咕噜……这也太大了吧?”
那巨蟒盘踞在一片石林之中,长度达到惊人的上百米,周围还有一些二三十米长的巨蟒,和蛇王比起来,其他巨蟒就是小泥鳅。
不过郝建却发现这蛇王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