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川高低起伏、绵延盘豆,如龙伏、龙舞、龙腾、龙飞,所以在z国的风水学说中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
z国在昆仑东南,而天下山脉成祖于昆仑,外国亦不例外。其河北诸山,自北寰乘高而来。山脊以西之水,流入龙门西河;脊东之水,流入幽冀,入于东海。其西一支,为壶口奉岳,次一支包汾晋之原。另一支为恒山,又一支为太行山。太行山一千里,其山甚高。最长一支为燕山,尽于平乐。大河以南诸山,则关中之山,皆为蜀汉而来。一支至长安,而尽关中。一支生下幽谷,以至嵩少,东尽泰山。一支自汉水之北,生下尽扬州。江南诸山,皆祖于岷江,出岷山,岷山夹江两岸而行。左边一支,去为江北,许多去处。右边一支,分散为江南闽广,尽于两浙建康。其一支为衡山,尽于洞庭九江之西。其一支度桂岭,包湘沉而北,尽于庐阜。其一支自南而东,则包彭蠢之原,度歙黄山,以尽于建康。又自天目山分一支,尽于浙。江西之山,皆自五岭赣上来,自南而北。闽广之山,自北而南,一支则又包浙江之原,北首以尽会稽,南尾以尽闽粤,此z国诸山,祖宗支派之大纲也。
所以z国大的龙脉分为北龙、中龙、和南龙三支。而在这三龙之下,又有无数分支的小龙脉。
龙脉虽然依山而行,但是并不是有山的地方就有龙脉。山川要想生成龙脉还需要很多条件,除指山峦起伏,顿错有致,生动美观,并且峰峦形象夷演雍容,脱颖特达,端崇雄伟等等外,尚注重其生气,即生态良好,有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追求山或龙之体质“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也未休”
所以生龙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山川必须为山清水秀、生机勃勃之地。
而在道家典籍就还有一种隐秘的说法,“龙神者五行之生旺气也,流行于地中,神妙莫测,故以龙神名之。壮其妙也。”这“龙”还有阴阳之分,山水之别。“真龙入穴,必见雌雄交媾。故寻龙得阴阳者,所以充冲和气也。然龙家之气,以穴乘之;水神之气以向乘之。经曰:内乘生气,外接堂气是也。”“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
原来山龙脉常,水龙脉却非常罕见,至于山龙脉和水龙脉共同出现的二龙抢珠之地更是少有。这主要是因为山龙脉虽然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单个个体却比水龙脉要弱上许多,往往一个水龙脉的力量需要数十条山龙脉才能匹敌。所以即使山龙脉和水龙脉同时发现一块宝地,在两条龙脉的争斗中,往往是山龙脉败下阵来,它身上的灵气就会被水龙脉吸收的一干二净。
对人类来说,山龙脉常常可以给人带来大福大贵,而水龙脉却不一定,所谓水势无常,它对人可能是极品福地,也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并且对于修道之人来说,发现山龙脉容易,发现水龙脉则太难。翻遍道家典藏,里面记载发现水龙脉的也不过两人而已。
说到这里,任超凡正想问玄一道长,究竟是哪两个人发现过水龙脉,没想到玄一道长将话题又扯了回来,他对任超凡说:“三十年前我路过田村时,曾到这土岗上来看过。田村这条土岗本属于太行山的余脉。其山峦起伏,顿错有致,望之如巨龙飞舞一般,本是生成龙脉的理想之地。惟这十里土岗之上牛山曜曜,除了这棵古柏树之外,存活下来的树木屈指可数,所以根本不具备龙脉生成的条件。”
任超凡的注意力又被玄一道长的话吸引过来了,他好奇地问道:“祖师爷,既然这土岗不具备龙脉生成的条件,为什么会有龙脉飞升呢?还有在什么情况下龙脉才会飞升呢?”
玄一道长沉吟道:“我也奇怪为什么田村土岗之下会出现龙脉蛰伏,这太违背常理了,看来还需要推敲一番。至于龙脉飞升的情况,我却可以先给你讲一讲。”
“一般龙脉生成后,并不是蛰伏在地下不动的。如果条件发生变化龙脉就会发生移动,这其中就包括龙脉逃逸和龙脉飞升。”
任超凡兴致勃勃地听着玄一道长的话,显然他被其中蕴涵的道理所吸引了。
“龙脉因为有明显的地势走向顺应天道,而且又山清水秀,灵气充足,所以长年居住在这里,或者干脆祖坟埋在这里的人都会兴旺发达,身体健康。所以古人才会拼命寻找龙脉,然后居住在那里或者将父母的骸骨葬在那里,然后希望自己的家族从此后能兴旺发达。而如果有人在发达后为富不仁,搞的天怨人怒的话,据说龙脉会因为灵气里加了杂质而另外寻找安身之处,这就是风水学中所说的龙脉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