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路走来,大家都知道宋家的儿子宋志超从南方打工回来了,并且变得主动热情,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出了村子,一路向东,踩着厚厚的积雪,经过麦雪皑皑淹没的麦地,走过光秃秃树木的小树林,一路上爷俩互相扶持,经过上坡下坡路的时候,更是小心翼翼,有些湿滑的地方,宋海明更是让宋志超把自行车交给自己,让自己来推。
就这样,差不多经过半个多小时,两人这才来到宋志超三叔公居住的村子。
实际上,这个村子很多人都姓宋,因此又被大家叫做“宋家村”。宋海明的老一辈几乎都是从这个村子出来的,分了田地之后才迁移到了别的村子。
今年八十九岁的宋太公,也就是宋志超的三叔公在村里德高望重,一是他岁数很大,从清末活到现在,听说小时候还见过菜市街砍人头,成年之后经历过附近的白狼匪患,什么抗日战争,什么解放战争……这么多天灾人祸都活了下来,也算是个异数。
另外就是这三叔公读书识字,在十里八村是个有名的文化人,一手毛笔字写得很是潇洒漂亮,蝇头小楷,铁画银钩,很多红白喜事都请他写字,下帖。
最后,宋太公他这一脉,出了不少能人,比如说宋家村的村长,就是他的大儿子,家族在整个村子,以及周边村子的声望很高。
如此以来,宋太公在村里的地位就越发的拔高,更被宋氏族人称之为“老寿星”,“活祖宗”。
此时,宋家门口积雪已扫,停了很多自行车,还有三辆摩托车,仔细一看,忍不住让人惊诧——竟然还有一辆黑色的桑塔纳小轿车。
在这个年代,能够在这样的村子见到这样的汽车,可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一群小屁孩此刻更是围着这辆稀奇的小轿车左看右看,有的甚至忍不住伸手去摸,却被大人喝止:“别摸——摸坏了咱可赔不起!”
喝止住了小孩子们,那个带着兜耳帽的大人却忍不住自己伸手摸了摸那车身,嘴里念叨:“这就是小汽车呀,以前在电视和大街上见多过,这还是第一次摸到!”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宋志超跟在老爸宋海明屁股后头,推着二八飞鸽自行车,自行车屁股上捆绑着过年礼品——饼干,罐头等,嘎吱吱踩着厚厚的积雪,朝着三叔公的家门口走去。
第0622章 嫌贫爱富
三叔公,家门口——
那个带着遮耳帽的男子大老远就看见了宋海明和宋志超父子俩,却没有主动上前,帮忙推自行车,或者转接礼品,而是笑嘻嘻地自己摸出一支烟,咬在嘴里,戏谑地冲宋海明说道:“我当是谁来了,却原来是我们的大工人海明呀!”
原来眼前这个遮耳帽却是宋太公的二儿子,名字叫宋建军,是村里头的会计;他大哥宋建国是村里的村长,兄弟俩都是村里的能人,也是万元户,今年更是盖了新房,买了摩托——门口停着的三辆中,其中两辆就是他们兄弟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