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页

此刻那些媒体记者全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宋志超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举动,他们也忍不住兴奋不已。

“请问宋先生,你准备把魅影并入哥伦比亚,是不是预示着未来香港电影可以向好莱坞发展?”有一个记者满脸兴奋,举手问道。

宋志超打了个漂亮的响指:“bgo!”然后说:“你说的很对,我是有这个想法。”

“我们香港一向都被称之为东方的好莱坞,我们香港的电影也有辉煌的历史,甚至可以说在亚洲都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大家可以看到,如今香港电影表面上很繁荣,但是繁荣背后却是慢慢在走下坡路。”

“不要以为我在危言耸听——大家可以仔细计算一下,在八十年代的时候,香港电影年产高达上千部,可是前年是八百部,去年是六百三十部……一年比一年少。产量少说明什么?说明市场需求少了,以前我们卖片给新马泰,给台湾,给日本,给韩国,可是现在呢,除了少数优秀的影片之外,我们香港大部分戏都是粗制滥造。”

“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急着圈钱。”宋志超一针见血,竖起一根手指,“这样圈钱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取灭亡!”

“是的,如果我们香港电影再不改变,只会死掉——大家看看我们的邻居印度电影,韩国电影,还有日本电影,甚至是泰国电影,他们都在高速发展……尤其印度和韩国电影,更是速度惊人。”

“印度有个宝莱坞,每年生产的印度电影甚至可以冲击北美,冲击好莱坞;韩国电影如今得到国家政府的扶持,开展了长期的电影强国计划,而我们呢?还在沾沾自喜,还在不断地拍烂片。鬼片火了,就一股脑拍鬼片;武侠片火了,银幕上就全都是黄飞鸿,东方不败……香港电影的特色呢?创新呢?全都没了。”

“可以说,在电影方面我们自己玩死了自己,还自得其乐,还不断地自嗨——很多人,很多电影人都快要死了,快要没工开了,香港电影正在走一条不归路。”宋志超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

周围一阵静默。

如今香港电影很繁荣,很少有人能看出来宋志超所说的这些“暗疾”,准确地说,很多人就是自嗨,认为香港电影很了不起。

因此,听了宋志超针对香港电影这么多负面的话,很多人还不以为是,认为他言过其实,有些杞人忧天。

看了一眼下面那些目无表情,或者不以为然的媒体记者,宋志超只能暗叹一口气,知道自己刚才那番话算是白说了——根本没说进这些人心里。

媒体记者,可是跑在香港娱乐第一线的人物,连他们都意识不到香港电影未来的危机,就更别说那些身在其中的电影明星电影人了。

宋志超突然想起了鲁迅,想起了他那篇很有名的《呐喊》——沉睡的人,任你如何叫喊,也是叫不醒的。

那么,慢病只有下猛药了。

宋志超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与自己并排站着的警务处长格兰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