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死里逃生,养伤治病,又欠了一大笔。一场大火变穷人,还有烧没了夫妻俩的心气儿。
那时候正处在老二结婚要在潭城买房。夫妻俩哪还拿得出钱来,被婚前一直讨好他们夫妻的儿媳嫌弃的不行。
老二为此还和夫妻俩抱怨了很长一段时间。
从此夫妻俩心底留下了疙瘩,不怎么愿意去老二家里。去老大家里,可到底是闺女,他们怕女婿家里父母知道了说闲话。也很少去,加上闺女脾气急,与原身夫妻俩总有些磕碰,夫妻俩干脆老大老二家都不长住。
偶尔住上一晚,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实在是住不惯:
在大闺女家,闺女对别人,对公婆,对弟弟们都态度好,但对丈夫,对娘家父母,却随着性子,动不动就教育父母,动不动就不耐烦。
对父母不小气,也不是什么很大方的人,还不错。
在二儿子家里,儿子不怎么说话,态度还行 ,性子看似温和。
但儿媳就不咋滴,天天发脾气,小气得不行,饭煮多了点都说,菜也是。他们吃饭吃菜的口味不同,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顺着他们才行,要不然就嘀咕说饭菜不好不和胃口,吧啦吧啦的说。
小气到什么程度,家里的水果她都有数,一共买了多少,谁吃了几个,还剩几个。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更别说钱的事情,原身上次在老二家里生病,要住院几天。
原身想着在省城住院不方便,就想着回县城住院,离开的前一天晚上,老二拿了几千块钱,给原身,说是给原身住院。
原身原本不打算拿,可他还在推辞时,就看到儿子垮着一张臭脸,故意给他们夫妻看。他气不过,就拿了。之后一年,没少听闲话,一桩桩一件件,多不胜数。
此后,他不再喜欢去省城的那一双儿女家,老三不错,老实,但他能帮的更加有限。大火之后,他欠一屁股的债,夫妻两一年还一些,已经还的差不多,可也还有一点点没有还完。
妻子前几天去了京城,看看老三的那位女朋友,原身身体不好,就留在了家中。
家里的楼房,盖了二十来年,孩子们说了很多次,可没有一人愿意拿钱翻盖,都是口花花。
原身的心愿:能帮帮在京城的老三,这些年最孝顺的孩子也就是他,性子好,每年给原主夫妻两万块家用,比老大老二口花花的好多了。
那两个,遇父母生病,老大还愿意给父母出钱。遇到他们夫妻俩过生日还给几百块,其余的就没了。
老二呢,就给了那一次钱,再也没有给过。
相反原身夫妻俩,每个月都开车去省城给他们送菜,送土鸡蛋,还乡下的猪肉,鸡。孩子们的压岁钱,生日,都是一千一千的给。
一年为他们花的钱,至少一万。
可他们不感激也就罢了,偶尔坐在一起的时候,还说他们同事的父母也在农村,人家怎么怎么厉害,给孩子们买房买车,或者人家的父母带孙子孙女,不带的也出钱请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