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巧克力,大白兔奶糖,以及沪江名产帆布鞋,钢笔也有买。
当然,堂弟和堂妹两家,他也有带礼物。
农村就是这样,只要条件许可,难得出门一趟,都会给家里亲近的亲戚带些伴手礼。
从出门到回家,一共二十天。
祖孙三照了好些照片,都是在各大景点照的像。
到家的时候,是吃晚饭的时间。
转眼回到家分好礼物,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生活恢复了平静。
时间转瞬回过去了七年,七年的时间,新稻种麦种,经过反复试验,还有检测,已经在南北大地上开始推广。
南北地区,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农村已经开始种上了新的稻种麦种。
井湾生产队也种上了新的稻种麦种。井湾的水田很少,但也种了。
麦子还是大头,产量稳定,种了新粮食种的生产队,基本已经解决了饥荒,不说吃的好饱,但一天三顿每顿能吃个七分饱。
国家也有了一些存粮,新稻种下一个三年的目标是全国全部推广开来。
“爸,下午,老二一家回来了。”刚起床,就听见老大在外面喊。
“哦,老三他们回来了没有?”君越正在穿上外套,已经初秋,早晚温差大,有些冷。
“没有,应该快了吧?”
家里又添了一孙女,六一年老三家添了一闺女唐小燕。燕子特别喜欢笑,比她妈性子好,逗人喜欢。
第142章 寻亲记(24)
周末,都约好会老家。给老三家里的小闺女过五岁的生日。小燕子今天五岁。
小家伙是家里最小的小不点, 哥哥姐姐们都很喜欢她, 小嘴甜的哟。
常常哄的哥哥姐姐们带着她到处玩, 还给她好吃的。
昨天,君越进山猎来了野兔野鸡,就是一百多斤的野猪也猎了一头, 在山里收拾好。
悄摸摸的回到家,老大已经被他带歪。对于上山打猎,损害集体利益,老大唐高明现在已经没啥感觉,也彻底放开了。
大的集体利益他坚决守护, 但小的这种打猎的集体利益,他显然已经习惯性的忘记。没办法,有个这样的爹, 他能记得才怪。
七年的时光, 改变了很多的事情。
七年的时间,变化很大,大孙子去年考上了燕京的军校,能不能顺利的在风口上继续读书,他不知道。
但是, 军校学生即使不能继续读书, 但也能分配去到部队。级别还不会很低, 多少事读了两年大学的。他算了算时间, 大孙子读书至少能读到明年夏天(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