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退休,为了安静,把工作给了小孙子,要不然也不得安宁。
沪市还有小儿子的大宅子,托建国建军帮他们租出去,不管租给什么人,户口不能落在房子名下,要不以后说不清楚。
魏明德也帮忙照看着宅子,规定了租户最长只能住三年,三年一换租户。
不许改建,不许在里面折腾,要不是小越不让卖,他都想让小越把房子卖了省心些。
女儿考上了京大,是沪市高考状元。小越说了,等玲玲毕业分配工作,留在京城,绝对不让她被分配回沪市。
这样好,他一家人依然回到了祖地京城。
顾君越开着车朝家里开,十年的时间,京城的顾君越的家变化也极其的大。
多年来,他一直和京城顾家有些亲戚一直有来往。当然那些都是老实本分的亲戚,性子好的。要不然他可不敢往来。
阳历已经是197.8年,但农历依然还是197.7年。他年初的时候,就花钱买下了自家的老宅,两进院的老宅子,又找来老师傅修整,仔细翻修,然后又找来人装修。
过来夏天,九月份的时候,一家五口才搬进来。
他们住的柳叶胡同里路比较宽,吉普车停在自家门前,顾父又泪眼汪汪。
从到柳叶胡同附近,顾父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别看他小时候就跟随父母离开了柳叶胡同。
可那时他也记事了,脑海中依然清晰的记得柳叶胡同的一切,依然记得自己胡同内和小伙伴们嬉闹的场景。
几十年来,时常在脑海中播放着。
没想到他还能回来,回到儿时生活居住的家。这是父亲期盼的多年的家,他们家几代人都生活在这座二进院中。
在门口带着弟弟妹妹玩耍的顾志远,刷的一下就冲到吉普车门口,三小站成一排,然后齐声高喊,“欢迎爷爷奶奶,小姑回家。”
“好,回家……”顾父有些哽咽,多年的愿望已经实现,蹲下来一把抱住三个孙子孙女。
玲玲和顾君越在后面搬行李,然后悄声问,“哥,你真会玩,让孩子们这样玩?”
“我可没玩,几个孩子自己闹腾的,我可不会搞这些形式主义。”
二老被三个孩子簇拥着走进新家。
一点陌生感都没有,沪市住四合院,来到京城依然住着四合院,重要的是,京城的四合院虽然只有两进,可面积大,空地多。
儿子可是说了,给他们找了一件大事做,就是自家以后吃的蔬菜,都得靠他们两种。就在自家院子里种,院子里已经种下了枣树还有葡萄。
就等着他们俩来了多种蔬菜,为家里节省买菜的钱。
顾母喜欢儿子安排的任务,她肯定比老头子做的好,也能使唤使唤老头子做事,还得教他怎么做,过过做师父的瘾。
一家人刚坐下,吴苏拎着两个大菜篮回来了,一个装满肉,鱼,一个装的是鸡蛋。
“爸,妈,玲玲,做了许久的车累了吧,我给你们先做点吃的垫吧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