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行礼准备告退,琳琅也正要跟着走。却又被梁帝叫住了,景琰啊,以后你可以随时进宫探望你母妃。记得,也常带这丫头来。
这时靖王才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行礼叩首,儿臣谢恩。
梁帝又加了一句,却是吩咐高公公的,哦,对了,高湛呢,寻些宝石珠子,珍珠玛瑙翡翠什么的,给丫头带回去玩。
孙儿谢谢祖父。琳琅也很开心,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是所有人中最不知愁的一个。
父女二人出宫,靖王先送了琳琅回府,立刻赶往苏宅,今日事发突然,他需要和苏先生商讨。
作者有话要说:好像把靖王写毁了,笔者是很喜欢靖王的,打一开始靖王就不是男主,苏都在靖王前面,但不由自主写多了。
☆、第六十六章
进退消长
按着张公公的吩咐,沐风着重留意螺市街其他几家的消息。哪个人街头街尾没有两个别家的朋友,沐风不仅在升平馆中打听,还派了冉秋去各处交友。冉秋温柔不爱张扬,也颇有点年资,正是好人选。
至于如何上报张公公就要有一番考量了。杨柳心背后是地方豪强,梁帝几番打压之下,鲜有动作,妓馆杀人案后一直安静。妙音坊倒是异动频频,却是江左盟的耳目,沐风当然要有所保留。而红袖招,原是异族,又是誉王臂膀,倒是可以知无不言。
七月底京中百姓不再禁嫁娶娱乐,升平馆也开始迎客,花魁继续选、夜夜笙歌仍就。只是少了最顶尖的权贵,总是差点意思。不过有了花魁名号的芳纯还是收获裙下之臣无数,豪商巨贾、客似云来、鲜花着锦。鸾儿跟着脸上有光,对于沐风的擢升也没那么不平了。
苏宅得联络着,张公公的差事得办着,馆中的姐妹也不能忽略。沐风去福庆楼取了前些日子订的一盒子发梳,桃木、鎏金、琉璃、牛角等等,虽不名贵但胜在精巧。分送给馆中各位,连素纨都得了一把雕人物的黄杨木梳。昨日去了鸾儿那里,今日沐风带着一对鎏金嵌绿松石发梳去见青姨。
见到沐风,青姨问,你日日那么忙,今日怎么有空儿来我这儿。
这不是来给青姨送礼了吗?沐风说着,将装着发梳的匣子递过去。
这无缘无故的,送的是什么礼呢?青姨接过来,打开看了一眼,就放到了一边,并不在意。
看您说的,过几日不就是中秋了。理由随时都有,但沐风也引出了真实来意,但是和您沐风也不说假话,沐风是怕顶了萍姑姑的差事,服不了众。
你原本最年轻,反倒越过了大家,谁心里能没点嘀咕,要不是你平日人缘好,萍姑、红秀就说到你面前去了。青姨也不一味说好话,谁也拦不住别人心里的不舒服。
吾虽不才,但上面点的差,沐风没有推拒的余地。沐风并不是来示弱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她们也不是没得意过。青姨当然知道沐风并非柔弱可期。
就是这个道理。沐风不是诉苦,这差事并不容易,不能不尽心尽力。若是有个闪失,沐风好还是坏,不过上面一句话的事。沐风也要说明白自己不是平白得的提拔。
青姨摆摆手,你不必细讲,我明白,新官上任三把火,上面开了口,下面可不得跑断腿。
说到底,鞍前马后都是别人的功劳,再如何我等的日子也就如此了,能有什么前途。馆中和和气气的才是,沐风也不想一边做着事一边挨埋怨。话中之意就是让青姨站在自己一边。
青姨不会轻易松口,青姨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也心疼你,可你也知道萍姑、红秀都不是善茬。
既然是拉拢就不能空口说说而已,所以才请青姨和鸾儿姐姐帮忙,这馆中采买金银首饰、衣服布料的活计实在是照顾不过来了。这两样是最有油水的,沐风也不是不心疼,但还有福庆楼的那一桩,而管理仆役又是掌握这各处消息不可或缺的一环,便只能如此了。
青姨露出一个甚为满意的笑容,说:也是,见天不见你人影。你话都说到这儿了,哪能不帮帮手。
鸾儿姐姐那里昨日已经知会了,馆长那里沐风一会儿去请示,其他人就靠青姨周知了。鸾儿那里沐风已经说好了,这送钱的事自然好办,馆长那里也不会反对。
得了,定给你就办好了,不白收你的梳子。青姨这说的就是拦着萍姑、红秀的事了。
有劳青姨了。沐风亦满意,相信萍姑、红秀没机会找自己麻烦了。
仲夏时节,沐风早早带着任庚出门,走遍西市寻了两坛罗浮春酒,才去有名的茶馆等冯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