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衣服都破了,马上冬天了,不好过冬。每人分一些布料,做些衣服。妇女们多辛苦一下,相互帮忙,先给孩子做。”
流民们沸腾了,这是遇到活菩萨了吗?给自己活干,吃饭管饱,还发衣服。
“多谢晁庄主。”
“庄主大恩,我等没齿难忘。”
晁盖帮助裁缝,挨个的给流民发放布料。
火堆旁边,吴用目光深邃,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晁盖哥哥么?
仗义疏财,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很难,有的人亲兄弟亲哥借一点钱还得惦记着什么时候还,更不要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了。
老粗布虽然不值钱,可是这满满的一马车那最少也要十几贯钱。
分完布料,众人高兴坏了,再也不用衣衫褴褛了。这年头妇女们大多心灵手巧,一把剪刀,一些针线就能做衣服。
晁盖回来,看了看若有所思的吴用。
“加亮,想什么呢?”
吴用吃了块肥肉,嚼的津津有味:“哥哥是悟到了什么。”
“悟到什么,什么也没悟到,无非就是散财而已。不能让兄弟们笑话我晁盖言而无信,哈哈哈。”
“钱越花越多,可是种粮养殖来钱太慢,开酒楼也不过小打小闹,哥哥还需要另外想办法搞钱。”
晁盖指了指牛场东面的溪流:“那条溪水夏秋季节的时候水流很大,咱们要做的产业就在那溪流上,过些日子你就知道了。你接着招募流民,五六百户才好。”
“好,坚定路线跟着哥哥走。”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路线,而是学习的曾头市,聚集流民,为自己工作,既落了好名声,还赚钱了。
晁盖开始大量投资,先后买了两匹公马,二百多头毛驴,分发给了自家佃户饲养。
紧跟着在晁家村的大路口上,建造了一个小客栈。有那么十几间房舍,卖些酒饭,提供住宿。来往的流民,但凡有没钱吃饭的,来晁家客栈,都会有个赠送套餐,五张大饼,五棵大葱。
山东道上的习惯,大饼卷葱,这是很好的吃法,要是节省点吃,五张大饼最少能坚持五天的时间。
晁家有自己的木匠,是本村的一对夫妇,也不种地,常年为晁盖家做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