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蛋越说体贴父亲的话,太子越显羞臊窘迫,越发印证我心中所想。
看来即便是贤君,也非完人。
思及历史上明仁宗早逝,我很想劝他在女色上收敛一点,养精蓄锐多活几年,让这难得的盛世再长久一点。然而作为未来儿媳妇,我实在没有立场隔着婆婆去开口劝公公的房中事。
以太子妃管束东宫的能力,东宫上下铁桶一般。尽管所有人都好奇事件的真实原因,各股势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轮番刺探,但太子晕眩的真相一丝都没有透到外面。
如果有哪怕一丁点泄露,被皇帝知道,东宫就完了。
所以当我发现北巡前常在东宫打照面的宦官宫女消失不见时,虽然暗暗怜悯,但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朱棣没有再深究,却也一直不放人。
一班东宫属官就那么关在阴冷潮湿的锦衣卫诏狱里。
诏狱,人间地狱。除了随时可能被皇帝杀头、被严刑拷打之外,牢里的食物腌臜污秽难以下咽,又缺医少药,虫鼠丛生。
其他人倒还好说,洗马(官职名)杨溥家穷,一家老小本就吃他一人的俸禄,他一坐牢便连这点微薄的收入(明朝官俸很低的)都没了。家人一开始还能送些饭给他,后来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也就断了送饭这回事。
东宫听说之后,太子曾出面婉言要求纪纲善待,然而纪纲拿捏不准皇帝的意思,竟直说不敢答应殿下的请求。老实人朱高炽回到东宫,气得掉泪。
现在掉泪管啥用啊,您当时紧一紧裤腰带,不就啥事儿没有了吗
这还不算完。因出差在外而躲过牢狱之灾的杨士奇被汉王手下的御史咬住不放,每天好几本奏折参他,说东宫诸臣皆下狱,不应当独独宽恕杨士奇。朱棣迫于众意也将他扔进了诏狱。
至此,史书中赫赫有名的三杨里,只剩杨荣还是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