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色中衣里,傅恒有一股说不出的青春纯净,竟也无比魅惑,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和婚礼前一天的他完全不同……傅恒靠近了她,用额头抵着她的额头,他带着笑意的黑眼睛在面前晃动,她立刻闭上了眼睛,脑子里蹦出“不得体”这三个字来,那就是他们俩少年时你来我往的调情呵……

作者有话要说:

-

满族的婚姻制度和汉族的另一点不同就是,汉族的婚姻大多是父母包办,但满族的婚姻连父母也做不了主,而是由家族的族长包办。这个制度在后来满清入关之后,皇族的婚姻还是要以皇帝、皇太后等【指婚】、\"栓婚\"。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指婚的背景由来。栓婚,是指在八旗制度的基础上,所有的八旗子弟的婚姻都应该交由相关管辖部门审批,这种制度一直到了辛亥革命之后还依旧存在。所以傅恒的婚配是没有自由的,以他的身份,必须是皇帝或皇太后指婚。在小说里说到蕴端的婚事时,他也必须“候旨指配”。

第306章 【番外】摘星(三)

依稀又是那年,在侍卫处的廊下,她生气了,傅恒情急地拉住她的手臂,然后又推开她,道:对不起对不起,我无心的!她说:这么说,少爷认为自己是君子,行为坦坦荡荡?傅恒忙道:我是啊!然后认真地点点头。她于是凑近了问他:那少爷为何要亲我?傅恒呐呐地道:我,我……

璎珞忽然觉得自己昨天很可笑,她和傅恒哪有什么隔阂?从来没有过。她就是胡思乱想,他心里唯有她,她心里也唯有他,不说话并不说明有隔阂,早年在宫里,她还是宫女,他还是侍卫时,她和他也很久才能见面,当着宫中森严的规矩,他们身份有别,之后,就更是身份有别,众目睽睽之下,能说什么?可她明白他,他也明白她,如果当时不明白,终会明白……她和宫里各种人说着各种话,但她和他们才是有隔阂……

她的眼前浮现容音捧着一束茉莉花,对她回眸一笑,说道:璎珞,你和傅恒,有情人终成眷属,我真的太高兴了……她很想去拉住先皇后娘娘,但困倦得眼睛都睁不开……

傅恒见她睡着了,心疼起来,昨天她太累了吧?这可爱的甜蜜疲累……新房里静悄悄,他将她小心地挪到枕头上,盖上红红的喜被,见她在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似乎头枕着波涛,没有上妆,脸色很白,但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喜悦的红润,心里柔情涌动,只觉得也置身汪洋里,风在轻轻地吹,浪在轻轻地摇,他在波涛里轻轻摇摆……这,真的不是梦吗?他和璎珞,终成夫妇?!他也躺到喜被里,握住她的手,阖上眼睛,流下泪来。

新婚的第四天,傅恒恢复了去军机。璎珞送走他后,也再无睡意,便带着珍珠去花园里走走。天气已颇冷,主仆二人却十分快活,回房的路上,珍珠说道:主子,奴才瞧您这几天话都多了好些,真是为您高兴!璎珞问道:难道我在宫里时很沉默?珍珠点点头,道:尤其是在圆明园的时候。现在可是好了!

璎珞没说话。路上遇到了管家姚昆,姚昆四十出头,皮肤略黑,不胖也不瘦,留着小八字胡,看起来忠厚又精干,只是椿树胡同这宅子,富察家很少用,以前都很清闲,连主人都没见过。他忙站下来向她行礼,道:夫人早。璎珞对他微笑了一下,问了几句,姚昆都一一回了,璎珞道:这园子听说是你媳妇儿在管。

姚昆忙道:她就喜欢摆弄花儿草儿,都是动动嘴,小厮们出力。少爷说您喜欢栀子花,到春天她会种下,夫人放心。天这么冷,夫人要小心着凉。少爷今天吩咐了,小人一会儿就去请周大夫来给夫人诊脉进补。璎珞点头道:不用紧张。你媳妇儿叫什么名字?姚昆道:四喜。

璎珞主仆都笑起来,璎珞道:这个名字真喜气!回头叫她来见我,我还要添两个丫头。姚昆道:是,夫人的陪嫁就珍珠姑娘和全爷,确实不够,这府里小厮不少,但没有丫头,因为原来没主子来住,我叫四喜给留意了几个,少爷说这事儿等您来了听您的,回头我叫她亲自告诉您。

璎珞一笑,径直向前走去,珍珠也对他笑笑。姚昆看着主仆俩的背影,委实猜不透这新女主人的来历,不知为何少爷会和她挑这里住着,还半夜接来,秘密成亲。他是才和她照面,看她脸色苍白,纤弱娇小,但昨天|行|礼时老夫人来了,能嫁给少爷为妻的,自然不是普通人。

回房后,小全子进来,给璎珞请安后,对她道:恭喜主子!贺喜主子!奴才要去街上办年货,主子有什么需要的东西?璎珞沉吟道:这么早就办年货了?这府里不是有采办,怎么要你去?小全子道:姚管家叫奴才去,说今年迎了主子过门,要好好置办,是傅恒大人吩咐的,奴才办主子才合意吧。璎珞笑起来,道:我什么都不缺,现在不出门不见人,连胭脂水粉都不需要用了,你看看珍珠需要什么。

珍珠忙道:我也没什么需要的。小全子笑起来,道:胭脂水粉哪能不要?虽说这外面的差得远,奴才会看着办,奴才好容易出来,主子就放奴才去逛逛吧。璎珞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你这猴子,别太得意了!小全子嘻嘻直笑。璎珞又道:你和珍珠,以后都别称奴才了,叫人起疑,说‘我’。小全子应了一声,退了出去。璎珞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早饭后,她便召四喜来说话儿。四喜已快四十,皮肤不白,身段结实,倒是收拾的干净利索,却和她的名字多少有点儿不符,她和姚昆是结发夫妻,婚礼那天,璎珞和她照过面。她说姚昆告诉她了,夫人要添丫头的事儿,自己那天在集市上见到几个还不错,但如今还在不在就不知道了。璎珞于是和她说了自己的要求,要她去办。她觉得颇为奇怪,怎么夫人自己不出门去集市上瞧,直接领自己合意的回来,又想这是夫人想看自己办事,于是十分仔细,好几日后,领回四个小丫头,璎珞留了翠儿和小福。

四喜回去后,和丈夫说,新夫人颇有喜气,但有些憔悴,姚昆一笑,却不说话,“幼嫁从亲,再嫁由身”,这新夫人已经二十多岁,来的时候也不是姑娘打扮。四喜明白丈夫的意思,也笑道:今早少爷出门时,我恰巧碰见,见他精神可好了,神情也是欢喜之极……老夫人宠少爷得很,昨天来那么一会儿,都安排了。少夫人身子骨儿小,老夫人是眼睛看不见,若看见了,会担心吧。不过,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听这位新夫人说话,却是个能干精细人,这么神秘又不让对外人提,定是大有来头。

姚昆点点头道:回来的人说,周大夫说午饭后就来,好好给瞧瞧。王忠应该来了,我去叫他采办少爷今早吩咐的东西。四喜又笑:看来少爷也疼新夫人,这夫妻俩敢情好!才见面就这样,这是对上眼了!不过,谁会不喜欢不迁就我们家少爷呢。

姚昆出去后,儿子姚长天领着三岁的孙子大虎从外面进来,歪去炕上,四喜欢喜地抱过大虎,抱在腿上,拿桌上的蜜果子和花生给他吃,问儿子道:夫人不出门么?你媳妇呢?她儿子摇头道:只那位全小爷出门了,谁也没带,说不惯人跟着。您不觉得吗?他们都怪怪的。小晴在给二虎喂奶,叫我来问问,中午做什么吃的。

四喜忙道:别瞎说,我们这府里好容易热闹了,还办喜事儿。这真是要么不来,一来就来个大宗儿。听主子吩咐,好好服侍便是。中午就炖狍子肉,昨儿老夫人从那府里拿来的,我挂在厨房檐下那块。老夫人说,这是少爷最近陪皇上狩猎拿回来的,用姜,放点儿盐,炖软了,手撕了蘸蒜泥吃。若不是这新夫人,我们这多早晚才能见她老人家啊,真是慈眉善目,大家主母,平易近人,还给了这么稀罕的东西,你小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呢。也就老夫人,才能生出少爷那样的儿子,就和天桥说书的说的一样,丰姿如玉,五官俊秀,顾盼神飞!

姚长天笑起来,一边起身,一边道:您难道是看上了少爷?这才见他几日啊!瞧新鲜的!比您儿子孙子还欢喜了呢!四喜啐道:呸,你小子就是狗嘴吐不出象牙!酒吃多了胡说八道,被新夫人听见了可不成个样子!姚长天道:我几时吃酒了,您就总冤枉我,罢,罢,我去了安生。一打门帘,自去吩咐媳妇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