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孩子洗三,要准备挑脐簪子、围盆布、缸炉、小米儿、金银锞子,什么花儿、朵儿、升儿、斗儿、锁头、秤坨、小镜子、牙刷子、刮舌子、青布尖儿、青茶叶、新梳子、新笼子、胭脂粉、猪胰皂团、新毛巾、铜茶盘、大葱、艾叶球儿、烘笼儿、香烛、钱粮纸码儿、生熟鸡蛋、棒槌等等。还要熬好槐条蒲艾水,再准备些桂圆、荔枝、花生、栗子,用胭脂染红。

洗三之前,还得布置一下环境。首先得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的神码。这是为了保佑小孩没病没灾,平安成长。

案上的香炉里盛好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好祭祀专用的羊油小红蜡,又叫“双包儿”,香炉下边压着敬神钱粮。卧室里摆着“炕公、炕母”的神像,用三、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供起来。到了时候,就给小孩洗三的大铜盆里倒上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其他用品也摆到炕上。

参加洗三礼的老婆婆和媳妇们得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先放些钱币,叫“添盆”。有钱就放金银锞子,没钱就放铜钱,放的时候还得说吉祥话儿。再放花生、桂圆、栗子、荔枝,几个红、白鸡蛋,看放了什么,收生姥姥就讲对应的祝词。添盆之后,收生姥姥用棒槌搅一搅盆里的水,开始给小孩洗澡。这时候有许多的祝词可说,“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

洗完了澡,要点燃艾叶球,用生姜片托着,炙一炙婴儿的脑门和各处重要关节。接着给婴儿打扮一下,用新青布沾了清茶,擦婴儿的牙床,并说些吉祥话,比如“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女婿)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再用鸡蛋往婴儿脸上滚滚,说“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如果婴儿在洗澡和打扮的过程中哭了,正好是大吉之兆头。这叫“响盆”。

洗好了澡,要拿大葱往婴儿身上拍打三下,这叫“一打聪明,二打伶俐”。接着,孩子的父亲把葱扔到房顶上,寓意聪明绝顶。接下来,要拿秤砣和锁头在孩子身上比划几下,意味着孩子能像秤砣一样在社会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稳重、谨慎。再把婴儿托在茶盘里,用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婴儿身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意思是祝小孩长大之后财源滚滚。用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到了这个时候,小孩儿的事就完了,但大人们接着要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祝愿小孩不出天花,没灾没病地健康成长。再由老婆婆把十三位娘娘神码、敬神钱粮连同香根一起请下,送至院中,由收生姥姥用铜筷子夹着“炕公、炕母”的神码焚化。然后把这烧成的灰用红纸一包,压在炕席底下,就是让这几位神明永远守在炕头,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随后,收生姥姥向本家请安“道喜”,就算礼成。

普通人家东西不容易齐备,环节也不能完全遵守,但在宫里自然不同,尤其奕禄两口子郑重之极,比内务府掌仪司还要认真,上下打点,绝不让出错。只是皇帝扔葱不雅被省略。

作者有话要说:

-

【赵普】(922年-992年8月14日),字则平。幽州蓟县人,后徙居河南洛阳。 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赠尚书令、韩王,谥号“忠献”,并配飨宋太|祖庙庭。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

【春耦斋】常作春藕斋,其实藕应为耦,没有草字头,历史和来历如文中所示。中z南n海形成始于金代,后经历元明清,均有扩建。明清时叫做西苑,清朝定都北京后,撤消皇城内诸内廷供奉衙署,将西苑大片土地改为民居,同时在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周围设置“内红墙”,御苑范围退缩至内红墙之内。相对紫禁城,清帝更喜园居,顺治、康熙、乾隆诸帝均在西苑内兴建殿宇馆轩,作为避暑听政之所。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及皇帝按礼制在十二月从颐和园移居紫禁城时,也多在西苑内居住,仅行礼时前往紫禁城。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曾将光绪帝囚禁于南海中的瀛台。春藕斋位置和建筑如文中所示,传说曾是皇帝与嫔妃们的秘戏处。溥仪即位后,曾在中海西岸集灵囿修建摄政王府。袁世凯时期改称中z南n海。

-

【红线盗盒】见唐杨巨源《红线传》,明梁伯龙《红线女》杂剧及《双红记》传奇。是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欲吞并潞州节度使薛嵩之地,薛嵩甚为忧虑。薛嵩侍儿红线有剑术,自告奋勇往田承嗣处探听,给予警告。值田承嗣睡卧,红线欲行刺,后改盗田承嗣金盒而返。田承嗣遣兵追之,又为红线所败。红线献盒于薛嵩,薛嵩乃修函附盒还与田承嗣。田承嗣大惊,知薛嵩部有强将,非敌手,乃与薛嵩修好。

第256章 舞剑(二)

满族旧俗还有洗三“挂线”,即两边长辈把用蓝白二色棉线和碎布条捻成的“索”,挂到孩子的脖子上以保佑孩子健康的仪式。太后从畅春园来挂线,还没来,先赐了一堆东西,洗三这日,令贵妃居处的摆设已全部重新换过。

魏湄最喜欢的是一尊北魏铜鎏金旃檀佛像。佛经记载,佛成道以后思报母恩,遂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数月未还,优填王思念佛。乃请目犍连主持用旃檀木雕刻了佛像,此尊从天界返回人间后,亲自为旃檀佛开光。这佛像头束发髻,面像平和,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垂作与愿印,身着通肩圆领袈裟,刻划纹饰在胸前分布如水波一般,正是旃檀佛的主要特征。

令贵妃已没有娘家亲人,因她和纳兰夫人亲近,纳兰夫人又是儿女双全的外戚贵妇,所以皇帝要皇后邀请纳兰夫人代表女方家给十五阿哥挂线,这在魏湄其他三个孩子的洗三礼上也没发生过,魏湄心里自是喜慰。而皇帝在洗三这日赐了令贵妃八角形铜镀金架时刻钟一座,白玉藕节纹手镯一对,和翡翠项链一挂,那苹果绿色十分抢眼。

其时,只有皇帝和容妃已入住西苑,其余人等还在圆明园,未开始搬迁,尤其令贵妃必须等坐完月子再搬家。见到太后和璎珞这两个人,那拉氏心里更是翻江倒海的隔应,但也挑不出理,面上更必须礼数周全,欢颜细语。

在天地一家春,太后和皇帝坐上座,皇后坐第三位,收生姥姥坐第四位。容妃已参加过七格格,九格格,十四阿哥的洗三礼,对此已十分熟悉,但依然爱这热闹。洗三之喜盆内放六钱,重金锞三锭,银锞六锭。舒妃因居丧被免未来,她和庆妃颖妃一起“添盆”,满屋子欢声笑语。皇帝十分高兴,太后也笑呵呵合不拢嘴,两人轮流抱永琰。

那拉氏也勉强在笑,她看着小婴儿的满头胎发,哭声响亮,心里悲戚,永璟也是这样,一出生就满头胎发,后来更生的如蓬草一样,那时候他长得可真胖,皇帝一来承乾宫就逗他……璎珞在一旁看着皇帝,想起他为七阿哥出生写的《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想起先皇后娘娘和七阿哥,又看看那拉氏……

午时的洗三结束后,太后赏了皇后和诸妃并纳兰夫人每人苏门答腊犀角雕佛珠一串,色泽棕黄各半渐变,油光由内泛出,颗粒饱满光滑,似老蜜蜡之色,是犀角材质佛珠中的上品。在医理上,苏门答腊犀角有治癫痫,发烧,中风,清热等功效。接着皇后和诸妃并纳兰夫人一起去月子房里探望令贵妃。

傅恒的大事,璎珞不愿在家中办席张扬,又不大摆宴席遍请朝中官员,于是由容妃和高云商量,众人去南苑她家里热闹了一场。在座的有皇帝特许秘密出宫的容妃,傅恒夫妇,爱莎夫妇,海氏并永琪母子,虽然众人并不知道他二人的关系。璎珞送了高云一个青花月影寒梅凤尾花觚和铜鎏金填珐琅嵌玉八吉祥佛供一套酬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