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
【历史原型】【青衮杂卜撤驿之变】这是准噶尔之战的延续。
-
乾隆二十年(1755年),阿睦尔撒纳帮助清朝平定准噶尔汗达瓦齐,不满清朝对自己的待遇,转而反清。乾隆帝派师征讨,喀尔喀蒙古负责供应大军。因为疏忽而放走阿睦尔撒纳的札萨克亲王额林沁多尔济被乾隆帝处死,他的兄弟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即文中所说的漠北活佛)很不满。乾隆帝命哲布尊丹巴与土谢图汗入京观刑。诸喀尔喀王公对朝廷心怀不满。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辉特部【青衮杂卜】于是撤除了张家口(察哈尔)和乌里雅苏台之间的驿站,撤驿站、弃哨探,表示对清朝的反抗。致使中原和喀尔喀的交通断绝,清朝在漠北的驿站系统全部瘫痪,威胁到了清廷征讨准噶尔战争。当时因清军向喀尔喀牧民滥征物资令喀尔喀人不满,各地牧民纷纷举行反清活动,蒙古牧民袭击清军,打击汉商。
-
当时乾隆派第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出使说服哲布尊丹巴不要支持青衮杂卜,同时保证对喀尔喀人大加赏赉。任命和硕亲王策棱与固伦纯悫公主(康熙第十六女)之子【成衮扎布】定边左副将军,领兵由乌里雅苏台进军乌梁海,追捕青衮杂卜。哲布尊丹巴和喀尔喀诸汗、亲王于是纷纷表示支持朝廷,青衮杂卜于是兵败逃亡俄罗斯。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757年1月17日),【成衮扎布】派参赞大臣纳穆札尔追至俄罗斯交界杭哈奖噶斯地方擒获青衮杂卜。此后,清朝设置库伦办事大臣,哲布尊丹巴不准在外蒙转世。【青衮杂卜如今被外蒙古奉为民族英雄】。
-
【成衮扎布】清军西征准噶尔部蒙古时,发生撤驿之变,成衮扎布受命平叛青衮杂卜,扭转当时不利局势的重要人物,一个是章嘉活佛,另一个便是策棱之子成衮扎布。同年,年仅数岁的拉旺多尔济已确定为七公主(乾隆帝皇七女,令妃长女,固伦和静公主,此时才出生)的额驸,额驸即被送到京城养育。
-
额驸之父成衮扎布亦请求让京城策棱王府的姨娘,经常进内给年幼的公主请安,把公主的健康状况汇报给他听。根据奏折显示,额驸之父经常派这位姨娘进宫,给七公主送一些表达心意的私人礼物,如乌梁海盛产的貂皮、狐狸皮等。乾隆二十九年正月初七日,乾隆帝支给拉旺多尔济十年俸银,交由内务府大臣开设当铺以赚取利息,本利银一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両,一年可赚二千両,当时七公主只有九岁。后来拉旺多尔济袭父亲的扎萨克亲王。关于成衮扎布家族的来历和功勋等,小说后面会继续涉及。
第174章 亡者(五)
但忽然一日,忻嫔觉得没了胎动,几日之内,她的情况便急转直下,太医院竭尽全力,无奈腹中血块始终无法排出,人陷入高热昏迷,再未醒来,连吉安所都未及送。整个后宫震惊又悲伤,魏湄竟日流泪,容妃也十分难过,忻嫔是她选入宫的,一边陪着安慰皇帝,一边为她祈祷斋戒数日,求真主的怜悯。
那苏图的夫人连女儿最有一面都未及见到,在家一病不起。才因女儿怀了皇嗣鲜花着锦客来不绝的京中戴家老宅,霎时凄凉起来。戴家老宅的仆婢们都在私下里议论,这年春天,前院儿开了几百枝喷火蒸霞的杏花,却在一个晴朗的月夜里倏忽尽谢,就是预谶。
皇帝辍朝五日,追封她为忻妃,她得以按妃的规格丧葬,并宣布今年不去圆明园。初祭那天,按照惯例是由皇帝指定礼部尚书归宣光主持,不过皇帝还是亲临致祭,为其奠酒。还下诏绢册和绢宝应添写贵妃字样。礼部同时昭告天下,贵妃薨逝的国丧期间,所有人家不得作乐、嫁娶,官停百日,军民一月。百日内票本用蓝笔,公文用蓝印,禁屠宰四十九日。她的族兄宁夏将军齐布琛上了“奏以欣贵妃回家谢恩折”。颖嫔只庆幸自己从未遇喜,再不服药,托娅虽然不知道,见她想开了,心里为她高兴。
璎珞知道后,骇异之余,觉得此事不简单。傅恒道:忻嫔的医案都已查验过,太医院的结论认为她有胎毒症,所以从一开始便不好。我也是担心去年婉嫔下毒重演,教内务府详细调查了她怀孕后的起居等,并未发现什么疑点。皇后应该不会针对她,针对她不如针对令妃。太后严旨在那里,皇嗣是头等大事,宫中现在控制很严,其他人更不容易下手了。璎珞点点头,道:少爷办事我放心。本来我还觉得忻嫔会生男孩……真是没想到……后来她便给皇帝写了一封慰问信。
忻妃突然香消玉殒,让两位阿哥的妻妾触目惊心,年纪小的铭绣,依博尔还好,但茜茜和月如心里惊惧到极点,因为她们都已满十七周岁了,已停了避子药。胡嘉佳还有几个月才到时间。赫朱同样已满十七,自病后,庆妃便一直来看望开导她,她心绪好了很多,因身体好转,上个月也停了避子药,是以陶嬷嬷十分忧心。永琪和她关系亲近了些,虽然还是不在她屋里歇宿,但作为阿哥的福晋,她迟早要完成自己的责任。赫朱知道她的忧虑,常宽慰她,说自己怎能有子,嬷嬷多虑了。
陶嬷嬷道:生子对女人来说,都是往鬼门关走一趟,奴才说句不该说的话,忻妃主子之前身体无恙,结果怀子丧命,乐极生悲。福晋宁可就这样一个人,就是没有子嗣,也不会影响您的福晋之位。赫朱点点头,道:话是这样说,但我是西林家的女儿,如果有了皇孙,西林家才算报了皇家之恩,对皇家有所贡献,之前我进宫时,额娘就是这么说的。但阿哥不来,我没有去强他的道理,嬷嬷何须担忧。陶嬷嬷只能默然。
祸不单行,这个时候,五格格的情况也愈发不好起来。太医一直说不出格格究竟有什么病,但从过了正月,她便经常伤风感冒发烧,一病就不能吃饭。伺候格格的人已经倍加小心,但她一直没有什么起色。那拉氏心里明白,但看着女儿十分可怜,自然迁怒伺候的人。伺候五格格的人换了几轮,太后和皇帝都没说什么,承乾宫里人人自危,伊贵人住在承乾宫后殿,几乎日日陪着皇后。
忻妃大丧刚结束,太医院便回了皇帝,说这一次五格格的伤风已经近一个月,反复发烧咳嗽,太医院也已无能为力。皇帝心里悲伤到极点,说自己知道了,叫他们不要告诉太后和皇后,其时叶天士从嘉兴搬家回转,便教他来看诊,叶天士跪在地上,对他摇了摇头,黯然道:皇后娘娘怀孕时,微臣就说过。李玉将此事告诉给容妃,容妃心里也十分难过,不知皇帝还能否承受接连的打击,但装作不知,只在皇帝和自己和福康安晚饭时,叫福康安常常给皇帝逗乐子。
但这一日终于还是来了。过了六月中的一天下午,养心殿接承乾宫急报,说让皇帝再去见五格格最后一面。
皇帝带着李玉,匆匆到了承乾宫,院子里太监宫女又跪了一地,他进去后,只见五格格躺在那拉氏的床上,瘦骨伶仃,盖着小被子,已经闭上了眼睛。那拉氏坐在床前的凳子上,眼泪早已流干,靠在站着的伊贵人身上,连皇帝进来都懵然不觉。珍儿跪在下面,泪流满面,见皇帝进来,立刻起身,走到床前,将孩子的手放在皇帝手中,哽咽地道:格格,你皇阿玛来看你了,你睁开眼睛来瞧瞧。
昭阳还不到两岁,因身体不好,会说的话也不多,但忽然睁开了眼睛,叫道:皇阿玛。皇帝的眼泪夺眶而出,紧紧握住她的手,道:昭阳,皇阿玛在这里。昭阳似乎微笑了一下,再次闭上了眼睛,就此离世。皇帝痛叫了一声:昭阳!所有人都啜泣起来。那拉氏眼睛一闭,晕了过去,伊贵人紧紧地搂着她,泪如雨下。
待李玉扶着皇帝回了养心殿,是下午酉时光景。皇帝说不回西堂,怔怔地坐在书案之后。他立刻又要去叫容妃来,皇帝阻止了他,说自己想一个人待着。李玉不敢出声,退出殿去,叫德胜看着皇帝。自己还是去了后殿找容妃。但容妃不在,李玉这才省起,容妃应该是去清真寺做昏礼了。
他心急如焚,立刻去了寿康宫太后那里。恰好魏湄在那里,两人不知为何,笑容满面。李玉也顾不得许多,便哭着把此事回了,说既然令妃娘娘也在,请令妃娘娘去瞧瞧皇帝。太后长叹了口气,立刻叫魏湄去。魏湄也泪流满面,叫太后一定放心。便带着细君,和李玉匆匆出了门。